2010年佛陀誕辰祈福法會《殊勝浴佛節》 摧破金剛灌頂法會 oms跨年點燈祈福灌頂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6 14:07:49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着

索达吉堪布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宣讲第十品,第十品主要讲自利比量。量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在第九品已经讲了,现在我们讲比量。所谓比量可以分为两种,一个叫自利比量,另一个叫他利比量。他利比量实际上是自利比量的果,所以说真正的比量可以包括在自利比量当中。依靠这些比量可以得到什麽样的利益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清楚,有许许多多能现量见到的东西可以通过现量取得证明,有一些比较隐藏、隐蔽的事物必须要通过比量来了知;所以比量对我们学一些知识,尤其是要推断一些比较奥秘、深奥的未知法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对逻辑性比较强的学问不感兴趣。今天有一位美国的道友给我打电话,他问我在讲什麽,我说我今天开始讲自利比量。後来他说不要讲自利比量了,因为现在西方人一般都不会用推理,而传讲一些简单的人天福报的修法——基督教的教义,这对很多人的根机来讲是非常适合的。他还说到底有没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听懂逻辑性的法,所以西方人不太喜欢听逻辑性的法,尤其是因明的推理。我当时则说,西方人不一定全是比较愚笨的,如果是一些真正有智慧、有理智的人,在这个世间当中也会有许许多多不了知的事,对此如果没有用三相齐全的推理来了知,那就非常困难。

实际上他说的的确也有道理,如果在一般的老百姓和信徒当中宣讲一些逻辑性、理论性比较强的道理,那很多人不一定能接受。但我们这里毕竟是佛学院,是学一些深奥知识的场合,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年轻人每天都讲一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人身难得,死亡以後如何转到天界去的道理,那这能不能让大家都满足呢?我觉得恐怕是不行的。

这次我出去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在很多佛学院、大学里面都有人在学习因明。一般来讲,听因明和中观的这些道友在世间中应该说是有一定造诣、有一些出息的,尤其是对佛法具有一定研究兴趣的人才愿意听;因此我们今天对自利比量简单地作个介绍。以後我们也会知道因明中的这些名词怎样用,自己在推断任何一个法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许许多多的知识。

按理来讲,我们讲自利比量之前,应该先给大家讲一下因类学。我去年已经翻译了麦彭仁波切的《因类学》,放在《量理宝藏论》後面。如果先讲一下因类学,再讲自利比量就比较容易懂,但这次先讲自利比量,以後有时间再给大家补充也可以。在座的各位如果在方便、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边学习自利比量一边学习因类学,很多因明的推理应该会明白的。

丁二(比量)分二:一、自利比量;二、他利比量。

戊一(自利比量)分二:一、法相;二、抉择意义。

己一、法相:

比量有二其自利,由三相因知本义。

意思是说比量分为自利比量和他利比量,他利比量下一品给大家广为介绍,这里首先介绍自利比量。自利比量的法相是什麽呢?就是通过三相推理来了知或者觉知所衡量的意义,比如说:柱子是无常,所作之故,这一个推理应该具足三相。任何一个人,如果以前根本不知道以推理的方式了知柱子是无常,现在通过所作因来推断出柱子决定是无常,这就是自利比量。实际上自利比量的法相也可以用在比量的法相上,为什麽呢?因为真正的比量实际上就是自利比量,表面上看来比量分为自利比量和他利比量,实际上他利比量可以包括在自利比量当中。因此以三相齐全的因来觉知未知的意义就是自利比量的法相,也是总比量的法相,我们可以这样安立。

总的来讲,在这个世间当中大家学会比量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说话的过程当中,“啊!这一点是用比量来成立的。”但是真正要用比量来推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不会推。我们学了这一品以後,因明的基本推断方法会了若指掌的。

下面是自利比量的抉择意义,分两个方面来抉择:能通达的推理()和所通达的所证的所立。

己二(抉择意义)分二:一、通达之因;二、说明由因所证之所立。

庚一(通达之因)分二:一、认识因之观待事;二、观待彼因之分类。

辛一(认识因之观待事)分三:一、第一相之观待事宗法;二、同品遍异品遍之观待事同品与违品;三、安立彼等为观待事之理由。

壬一(第一相之观待事宗法)分二:一、总体思维比量之语义;二、决定场合义之差别。

癸一(总体思维比量之语义)分二:一、认识比量之语言照了境;二、如何缘取之语言法相。

子一、(认识比量之语言照了境):

宗法即法与有法,聚合宣说乃真名,

为持彼之一方故,任意一者用假名。

对从来没有学过因明推理的人突然讲这个颂词恐怕有些困难。在这里,作者首先给大家介绍三相中的宗法。什麽叫做宗法呢?其实前面我们在其他论典中也涉及过宗法。三相当中,有时候有法和所立法两者的聚合叫宗法,有时候其中的一者叫宗法。比如说柱子是无常的,所作之故。柱子和无常可以称为宗法,这种聚合叫宗法;其中的柱子和无常分开单独也可以叫宗法,有这两种情况。这里我们要分析,真实名称的宗法指的是哪一个,假立名称的宗法指的是哪一个。

关於三相的道理,在《释量论》第一品中有这麽一句“宗法彼分遍”。上师如意宝在八七年的冬天带我们学《释量论》的时候,光是这一个句子在麦彭仁波切的大疏里面也讲得比较广。自利比量在《释量论》的第一品中介绍得比较广。现在汉传因明学的逻辑推理中关於自利比量和他利比量,我觉得介绍得比较不错,下课之後方便的话你们自己可以参考一些书,然後再思维,有些道理应该会明白的。

这里的意思是,很多因明论典中讲宗法或者所立的名言是有法和法的聚合,这叫做宗法的真实名称。我刚才也讲了柱子是无常,所作之故。“柱子”是有法,“无常”是未知法(因为原来不知道柱子是无常的),这两个法的总合叫做宗法,这种聚合就叫做宗法的真实名称。应该这样来理解。如果持执其中的一种:要麽是柱子要麽是无常,单独也可以叫宗法,但是这种宗法的名称是假名。名称中有假名和真名两种。

按照因明的真正推理来讲,所立法和有法的总合才叫做宗法。在《量理宝藏论自释》中也是这样讲的,所谓宗法,有时候叫法,有时候叫有法,有时候叫有法和法的总合,有几种说法。这里,宗法、所量、所立这几个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三相推理里面的第一相——宗法到底指的是什麽呢?也就是刚才所讲的柱子和无常的总合,或者说有法和所立的总合。我们平时讲三相推理的时候,经常分析因在宗法上成立还是不成立,意思是说所作的道理在柱子与无常的总合上成立不成立。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分开,应该要这样分析,所作这个法在柱子上成不成立,或者说所作这个法在无常上成不成立。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慢慢去分析。

我觉得我们四众道友当中有些根性对因明的道理还是很能分析,有些根性对因明的一些理智很难接受,有这种情况。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些人本来成绩很不错的,但他一遇到数理化的时候就不行了,怎麽样也反应不过来,然而一遇到文科的时候就非常聪明;有些人对数理化非常精通,但一遇到写作文就根本转不过来,每个人的特长和智慧的尖锐性都有所不同。我们在座的道友,可能每个人的智慧也会有不同的情况。

下面是第二个。我们在抉择宗法的时候讲了真名和假名,下面首先辨别真名和假名,然後是实法和假法,从两方面来理解。

子二(如何缘取之语言法相)分二:一、真名与假名之差别;二、思维实法与假法。

丑一、真名与假名之差别:

首先,什麽叫做真名,什麽叫做假的名称?这在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颂词这样说:

随欲说依前命名,理解彼义即真名,

依彼个别之缘由,了达他法许假名。

真名假名的差别应该是这样的。

不观待任何其他理由或者必要,最初的时候命名大师看见一个事物就给它立下一种名称,以一种名称为之命名。比如说,最初的时候古人看见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就给它命名为黄牛。那麽,为什麽要给它取黄牛呢?他并不是因为看了项峰垂胡之後,以其他的必要与理由才取名为黄牛;而是凡是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就命名为黄牛,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理由,这叫做真名。真正的名称也可以这样说,比如说柱子,刚开始给它取名的人,他没有什麽其他的理由,只不过看到它以後就命名为柱子;从此之後,人们都依靠这种名称来理解它、判断它、分析它,这就是所谓的真名。真名的意思是这样的。

还有一种是假名。所谓假名,首先有事物,而且它有真实的名称,然後因为其他原因:有相似的原因,也有相关的原因,有了各种原因和必要,一个事物的名称就盖在另一个事物上面。比如说我看见一个人,他特别笨,反应不过来,又因为我以前看见黄牛也特别笨,於是就把黄牛的名称加在这个特别笨的人上面,看见他就叫“黄牛、黄牛”,或者叫“老猪、老猪”,就说这个人很笨。这样的话,因各种原因:与它相似的原因,或者相关的原因,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就加在这个事物上。我觉得还有一种不满的原因,有些人本来非常好,但是因为有人与他的关系不好,心里很不舒服,非要给他加一种难听的名称。这叫做假名。

这里的假名,世间也有这种说法。比如说有些人长得比较难看,嘴比较大,鼻子也是塌鼻子;这样的话,人们都说“大狮子、大狮子”,有这种说法。实际上他是不是真正的狮子呢?肯定不是。只不过与狮子的长相比较相似,人们就称他为大狮子。这也叫做假名。

那麽,假名能不能代表前面的动物呢?不行,只不过它的名称盖在另一个事物上面而已。

这是真名和假名之间的差别。当然,真名和假名在相关注疏当中,也有从时间、形相、事物的对境方面进行的不同分析,但我们在这里不广说。

第二个问题也分两个方面,首先讲为什麽这样的聚合叫宗法,且是真名。我们前面已经讲了,法和有法的聚合叫宗法,且叫真名。这是为什麽呢?这没有其他的原因。

丑二(思维实法与假法)分二:一、思维兼义实法;二、思维支分为假法。

寅一、思维兼义为实法:

聚义即是宗法名,诸智者前原本成。

刚才不是讲在世间中取名有两种方法吗,一个是真名,一个是假名。那麽,刚才为什麽说三相推理中的宗法是有法和所立两者聚合的法呢?也就是说,聚义取名为宗法有没有其他的理由?没有什麽其他的理由。他这里,这就是真名——真实的名称。那麽,取这种真实名称的原因是什麽呢?没有什麽其他的原因。实际上,对佛教中的所有智者以及外道中所有懂得因明推理的人来讲,这种名称都是众所周知的,这是大家共称的一种名称,就像讲黄牛一样:哪有什麽其他的理由给它取名为黄牛呢?因为,在所有外道和内道的诸位智者面前,这原本都是成立的。所以我想,我们在学习因明的时候,宗法形成的原因应该如是理解。这是讲宗法立名为真名的原因。

我们前面不是讲了,有法和法在分开的时候也可以叫宗法吗,下面就讲这个原因。

寅二(思维支分为假法)分三:一、立名之缘由;二、立名之必要;三、假法与实际不符。

原因分三个方面,首先是立名的缘由,其次是立名的必要,然後说这种名称实际上是假名,并不符合实际道理,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宣说。首先讲立名的缘由:

卯一、立名之缘由:

立名观待余相似,以及相属之理由。

有法或者法安立为宗法的缘由是什麽呢?有这麽两种缘由:立名观待相似,立名观待相属,有相似和相属两种缘由。

意思是什麽呢?就是说我们为什麽安立假名?安立假名有两种理由:第一个是相似作为理由,比如说世间有一种黑色的药,就是一种黑色的花,但是从表面上看,这特别像一只乌鸦,所以人们称它为带箭乌鸦,实际上它是一种植物。那麽,它是不是真正的带箭乌鸦呢?并不是。只不过与它的有些形相非常相似而已。我们平时也是,人非常愚笨的话,就称之为犁牛,实际上这也是相似作为理由的,这是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相关作为理由,这分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果取名为因。比如说,我们看见日光的时候都说太阳已经照射全球,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太阳,而是太阳的光芒。光芒和太阳有因和果的关系,人们把果的名称取为因,也就是将光芒说成太阳,这是第二个理由中的第一个缘由。

然後是第二个缘由,也就是因取为果的名称。比如说,世间人们所谓的酒在辞藻学中称为迷醉。实际上,所谓迷醉是指依靠酒的力量而使人们陶醉。因为这样的缘由,酒也叫迷醉,有这样的说法。

然後是第三个缘由,就是整体的名称取在部分上。比如说我们看见一座房子的部分燃火了,大家都说“房子起火了”;或者是一块布匹的部分着火了,大家都说“布匹燃烧了”,等等,有这种说法。这是整体名称取在部分上的一种取名方法。

然後是第四个,就是部分的名称取在整体上。比如说,我们平时所听到的鼓声,实际上这种声音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具足以後才发出的;但是人们却称之为鼓声,这是将部分的名称取在整体上。还有,依靠作意、根、对境几种因缘而产生的识,人们称之为根识,等等。

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取名的方法也完全不相同。

好!今天因明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尼泊尔国际浴佛节
SHE爱的面包 助学传爱行动-台湾世界展望会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宝性论
大圆满前行-往生法-索达吉堪布译 日期2008/10/02 20.47
佛欢喜月

赞助网站
不解巖寺
供養佛說解脫經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