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貢噶舉大手印五具佛學會不動超薦法會 金剛瑜伽母灌頂 慧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八關齋戒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6 22:50:09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开始宣讲《量理宝藏论》第四品观建立遣余,有些译本中也译为成立和遣余或者显现和遣余。所以这个建立有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但与藏文字面对照来看,都是正确的。原来的一些译师们在遣余的违品(显现或者建立)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专用名词,所以在翻译时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遣余的违品。

第四品也即人们经常所说的遣余品。关於本品,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在宣讲因明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过:所有通达因明的根本就是看你懂不懂遣余,如果遣余学得非常好,那麽因明涉及的所有内容就会了若指掌,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如果遣余这一部分没有搞懂,那麽学习哪方面的因明知识,都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法王如意宝当时也是一再要求大家认真地学习,务必要领会其中的道理。萨迦班智达在本品最後的偈文当中也讲到了此点,方便的时候自己也应该看看。

所谓的遣余,就像世间的明目或者人活在世间当中的命根一样重要,所以要想通达因明,必须要懂得遣余。如果谁懂得了遣余,那就像遍知佛陀通达了万法一样,对於因明的知识没有一个不明了的,完全会清清楚楚。所以我们今年,要求各位不但要背诵遣余品的颂词,而且在考试的时候,还要通过笔考、辩论等种种方式来检验诸位是否理解了遣余的含义,因此大家应该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看。现在外面的有些道友反映因明不好懂,你如果随随便便、走马观花,或者没有特别地专注,那麽仅仅看一、两遍或听一、两遍,不一定能懂。其实,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花一定的精力,不要说是我们现在这种人,就是以前的高僧大德们,像法王如意宝或全知麦彭仁波切等,从其传记来看,他们也是对因明、中观等这些知识,花了一定的时间以後才通达的。故而希望大家在学习因明等具有一定深度的法门时,不要当成看小说一样,因为小说只要看一遍,基本上其中的情节就能浮现在心中,但是因明、中观以及大圆满等这些甚深法要,必须通过长期地串习、反复地学习以後,才能洞达它的真正含义,所以希望大家应该认认真真地看书、学习。

显现及遣余之证知方式分二:一、总说缘取的方式;二、决定各自的自性。

总说缘取的方式。

无分别以显现取,名分别以遣余执,

彼等各有二分类,颠倒无倒共有四。

首先大家应该清楚,前面第一品宣说了外境,第二品宣说了能执着外境的识,第三品宣说了识以总相和自相的方式如何缘取对境,现在第四品宣说的是以显现和遣余的方式证知对境。因此,从总科判上理解论典内容的纲要,是非常关键的学习方式。

现在并不是单独讲外境,也不是单独讲有境,而是主要讲有境通过何种方式来取外境的道理。从本品而言,取外境的方式有两种,即显现与遣余。前面萨迦班智达按照法称论师的观点也做了明确的宣说,显现和遣余是从取境方式的角度而安立的。

无分别以显现取,不管是无分别的根识,还是无分别的意识都是以显现而取境的,即只要外境在识前一呈现,识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事,根本不用破立,也不需要去执着对境如何。因为所有现量的对境,即物体的自相在识前浮现出来以後,识就已经完成了显现的工作。

名分别以遣余执,名分别与无分别完全不同,因为无论是错乱分别,还是真实分别,这些分别心都是以遣余的方式来取外境的。什麽是遣余的方式呢?大家应该清楚,就是遣除了与自己不同类别的法。比如说以语言来取瓶子时,是用名称遣除了与瓶子不同类的法,由此而得到瓶子。用分别念来取境时,主要由遣余来取(遣余包括声遣余和识遣余,但萨迦班智达的自宗并不承认外境的境遣余,这一点下面也会讲的),比如说我执着瓶子的时候,瓶子以外其他非瓶的事物已全部遣除了,从而单独建立瓶子,即在我心里执着为瓶子的时候,必定是以遣除非瓶的这种方式来取境的。

彼等各有二分类,颠倒无倒共有四。这样的分别和无分别或者说显现和遣余,如果进行分类,则各有错乱和不错乱两种(或者颠倒和不颠倒),共计四种。

我们前面也讲了无分别的两种分类,比如说看见的白色海螺,这是根识前无分别的正确对境;在我们的根识前显现的黄色海螺,或者第二个月亮等错乱境相,这是无分别识的错乱对境。当然,如果再分下去,就像前面第三品所讲的那样,错乱又可分为根识错乱和意识错乱。

分别也分颠倒和不颠倒两种,而颠倒又有由环境、时间和形相等错乱因造成的颠倒。如执着声音为常有、业因果根本不存在、佛陀没有功德、三宝没有加持等这些分别念,全部属於错乱分别;知道柱子是无常、业因果存在、花色绳子不是毒蛇等这些意识或分别念,全部属於正确的分别念,或者说属於无颠倒的分别念当中。

这样一来,识取境的方式应该有分别和不分别两种。那它们是怎样取境的呢?大家一定要明白,是以显现和遣余的方式来取境的。

这以上解释了总说缘取的方式,下面宣讲各自安立。

决定各自的自性分二:一、显现;二、遣余。

显现分三:一、境之实相;二、识缘取的方式;三、建立现量非决定。

首先宣说境之实相。

我们现量的对境,即一切事物的本体到底是怎麽样存在的呢?或它的真相到底是以什麽样的方式安住呢?首先宣讲这个问题,颂词当中这样说:

对境所有一切性,一体不容有众多,

众多住一不可有,一法无有明不明。

对境所有一切性,一体不容有众多。此处是宣说一切万法在作为对境时的真相,即不管是什麽样的事物,它的真相是,事物所拥有的一切性质都属於一个本体。以蓝宝石为例,实际上在它的上面有三角的形状、蓝色的颜色、刹那的无常性以及所作性等,这些法是否属於多种的异体性呢?不可能的。

既然不是他体,那麽刚才这些分类又是怎麽样分出来的呢?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分别念当中分的,比如说一个瓶子,它的颜色是红色、形像是大腹小口、是所作性、是刹那无常(不相应行)、是有为法等有许许多多的反体,但这些毕竟都是众生的分别念假立的。实际上在它自己的本体上有没有这些分类呢?绝对没有!为什麽呢?如蓝宝石的颜色与形状是无法分开的一体,同时它也是刹那无常、人们造作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从本体上来讲,对境上所有的一切性质都是一体,既然是一体就不可能变成多体。当然,在遣余识前,可以安立一个事物有许许多多的反体。

众多住一不可有,众多不同的法住在一个本体上,这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都认为蓝宝石、青莲花、蓝天和大海等这些蓝色是一种颜色,即不同事物的蓝色在分别念面前被安立为一种蓝色,但是这种蓝色绝对不存在真实的本体,就像在第三品观总别中所说的一样,所谓的总只不过是心识的分别假立而已,其本体根本不存在;在外境中,虚空、大海及蓝宝石等的蓝色是不同的物体,在外境事物的真相上根本不可能是一体。所以从外境的角度观察时,外境的一个行相不是众多,众多的行相也不是一体,这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与性质,了知此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通达了这一点,对我们观察一切万法的名言真相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一法无有明不明,即一法不可能同时具备明显和不明显的部分。比如说蓝宝石上具有无常、所作、蓝色、形状等许许多多不可分割的部分,当你看见它时,其实这些都见到了,不可能是一个见、一个不见,即在无分别识面前,一个物体不可能有现和不现的两部分。去年在学习《中观庄严论释》的时候,也给大家引用过这个教证,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当然,这里明和不明的一个实体法是论典中所讲的实体法。有部宗认为蓝色和无常是分开的,蓝色属於色蕴,无常是不相应行的缘故摄於行蕴,所以按照有部宗的观点,五蕴的本体是分开的,我们学习《俱舍论》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但是按照经部以及上上宗派的观点来讲,不但五蕴在实质的本体上没有分开,就是假立的不同反体在本质上也没有分开,只不过是在我们的分别念上分开而已。这样一来,如果见到了蓝宝石,当时它的形状、无常、所作以及颜色等全部都同时见到了,不可能有现和不现的情况,当然,这是从论典的角度宣说的。而对於世间人来讲,这颗蓝宝石朝向我的这一面已经见到了,但它的後面并没有见到;看到瓶子时,瓶子的外面已经见到了,而里面并没有见到,这就是世间人们称为的事物。对於这些由很多微尘积聚在一起的事物,世间人们根据串习和名言而称之为一个法;而在论典中称之的法是指在心识面前显现的法,不管是它的颜色、形状,还是无常、所作,全部都在眼识面前显现了。

既然在眼识面前,无常、所作和颜色等都已经现前了,那为什麽有些人了知所作,但却不知道无常呢?我们後面还会讲,这是有特殊的原因,即虽然知道它是蓝色,也是所作性,但却没有生起无常的定解,这是由其他外缘的影响而造成的。

总的来说,一切外境中,多不可能变成一,一也不可能变成多。意思就是说,凡是在根识前显现的事物,它全部的特性已经呈现了,并没有一个不现的,即一个法上不可能同时出现明显和不明显的两个部分,应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识缘取对境的方式。

诸现量前境尽现,一法不现不同相,

异体不容显现一,以显现取无轮番。

从缘取的角度来讲,现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里的现量不是相似现量,而是指真实现量。

诸现量前境尽现,在取境的过程当中,所有外境的特徵已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全部呈现在识前了。也就是说,所有现量的识,不管是眼识、耳识、鼻识等五根识,还是意识,凡是呈现在它们面前的对境,不可能有一部分现前、一部分不现前的情况。

一法不现不同相,一个本体的法,不可能显现不同的相。比如说外境是蓝色的物体,识必定显现蓝色,不可能显现白色;或者瓶口、瓶腹等都是属於一个瓶子,它们也不可能显现成很多的异体法。

而如果是异体法,也不可能显现为一个本体。从更细微的角度而言,瓶子可以包括瓶口、瓶腹、瓶底等很多法,而瓶腹又是由东南西北的许多微尘组成的,其中一个东方的微尘,也是由无数更细小的微尘组成,这些微尘从显现的角度来讲,都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在你的眼识面前呈现了,所以在根识面前,原来东方的微尘现在显现为西方的,原来是白色的微尘现在显现为黄色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以此理观察可知,在《中观庄严论释》中,全知麦彭仁波切承许,应该按照真相唯识宗三种宗派中的能所等量派的观点安立名言,这是非常合理的。为什麽呢?因为以因明的观点进行观察时就会发现,外境具有何种特点,有境也会如是现前。比如说我眼识面前显现的花色布匹上面有白色、红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外境有什麽样的特徵,我的有境也会如是现前。也就是说外境中的东西不可能在有境面前显现为;外境中的的东西也不可能显现为,这方面根本不可能产生错乱。实际上正如刚才所讲,心识取境之时,外境的特点已全部呈现在我们的根识面前了。当然,这里主要讲的是根识。

在汉传佛教窥基大师所着的《因明大疏》中,现量见到是从定位和散心两方面来解释的。所谓的定位,是指它的外境为照了而现前,这与我们所讲的现量没有什麽差别;所谓的散心,是指外境首先看得不是很清楚,到了跟前的时候才清楚起来,这种解释方法在《释量论》中也有,以这种方式来理解现量也没有什麽不可以的。不管怎样,外境中的法有什麽样的特徵,就会如理如实、不折不扣地全部呈现在根识面前,这是异体不容显现一;当然从取境的角度来讲,一体法也不容显现成他体。所以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道理。

倘若没有了解这些道理,即使是世间上非常出名的哲学家,也未必能通达这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德国的黑格尔,他在分析以识取境时,用了很多的文字进行敍述,有时候说取境是以特殊性来取的,有时候说是以综合性来取的,有时候说是以普通性来取的,安立了很多的名称。当然他自己可能明白,也许还有一些特殊的窍诀,但我看了以後,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因为他没有分清楚分别和无分别、自相和总相、显现和遣余等概念,就安立以感官来接受外境,或安立分别意识对外境进行思维等,这样随便安立肯定会导致杂乱无章,让人看了之後不知所宗。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古代的哲学,以及一些现代的明辩哲理时,的确会对自宗,尤其是两大理自在——陈那和法称论师所传下来的因明道理生起无比的信心!有时候为了感受自宗的殊胜性,我们也应该对照一下世间上人们特别提倡的一些哲学,比如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有美国一些着名学府里面的教授,他们所讲的一些哲学理论;当然,他们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可面对名言中认识外境的问题时,虽然他们肯定能说出很多的观点,但是对於了解外境的方式,恐怕难以真正地理解。这一点,希望诸位在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的时候,将佛教的真理跟世间着名的理论互相比较一下,这样肯定会对自宗产生不退的信心。

以显现取无轮番即以显现取境的时候,不会是轮番的方式。比如说我看见某颗蓝宝石的时候,它的颜色、形状、无常、所作和有为法等全部会呈现在我的眼识前;如果它会发出某种声音,那这种声音也会在耳识面前呈现;如果与它接触,那产生的触觉也会在我的身识前全部如理如实地呈现,也就是说,上述特徵会同时显现。而根本不可能有首先显现它的颜色,然後显现它的形状,再显现它的无常的情况,因为无分别取境的方式是同时顿现,就像某个物体在镜子中显现影像时,不可能首先显现它的颜色,然後再显现形状一样。但在分别念面前,这是可以的,比如说我看见有人穿着红色的衣服,但当时并没有对红色衣服生起定解,後来才想起他穿的衣服是红色的,刚才已经有一个红色的信息传过来了,虽然现在了知了衣服是红色的,但是衣服的款式、品质等情况,现在根本想不起来,所以在分别念面前,会有生不起全部定解的情况。又比如知道无常时,却不知道是所作;知道所作时,又不知道是无常;知道颜色时,不知道形状等等。所以,虽然是一个本体,但在分别念前产生定解的时候,也有某些方面知道,某些方面不知道的情况;而在无分别念面前显现外境本体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差别会全部顿现在根识面前,这些都是因明的窍诀。

刚开始的时候,我曾产生过这种感觉:一个本体怎麽不能有现和不现的部分呢?否则的话,是不是事物後面未见的部分也已经呈现了呢?其实,并不是说未见的部分已经呈现了,比如看见这个瓶子的时候,按照因明或俱舍的观点,瓶子是十二处中的色法,既然是色法就有产生眼识行相的作用,而且当时这个色法肯定还具有无常、所作、颜色、形状等本性,所以世间当中所讲的法,与论典中所讲的法有一定的差别。

下面讲识境一致分二:一、外境和心如何一致;二、建立现量非决定。

首先讲外境和心如何一致。

此处讲外境有何种特点,同样识也具有这些特点。

依如何存对境力,根识由此而生起,

无则决定不生故,识境互相无错乱。

在学习因明的时候,这个颂词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缘取对境,实际上是凭着外境的各种特点或者说是它如何存在的这种力量,才产生了具有与外境相同行相的根识,也就是说,根识是随着外境的行相而产生的。如果外境不存在,那麽眼识、耳识、鼻识等根识无法产生,所以现量的识与其对境的自相,这两者是无则不生的关系,因为具有了这种关系,它们根本不会出现错乱的现象。比如我们了望蓝色的大海,当时海上波涛的形相、颜色等,全部如理如实地在根识前显现,即我们的根识会产生外境波涛的影像,就像外境瓶子的任何形相皆可以显现在镜子当中一样。

这一点,不仅是大乘论典(在名言里)如是承认,甚至经部及经部以上所有的佛教宗派都是这样承认的。经部宗认为,我们见到的柱子并不是真正的自相,其实只是见到了它的行相而已;而唯识宗及以上的宗派也都认为,是外境的行相显现在心识面前,对境有什麽特点,识也会如实现前这些特点。当然这是从真实现量的角度来讲的,如果是错乱现量或相似现量,外境中本来就没有两个月亮,而在根识前显现两个月亮;外境的山河大地没有动摇,但是我们坐车的时候,看见这些外境往後跑……这些都是境相错乱,是由出现错乱因而导致的。如果没有这些错乱的因,那麽海螺本身的白色,左旋或右旋的形状等,这些形相会无谬地显现在眼识前,此时境和识就是处於不错乱的状态。因此在名言中,我们也应该承认,真正能抉择事物的名言量是正确的。比如说我们怎麽知道火是热的、水是冷的呢?就是用身体接触火和水时,由身识感触而得知的;玫瑰花是红色的,这是我们用眼识来了知的;某某声音是粗的、细的,这是我们用耳识来分辨的。这些在名言当中谁也破不了,也没有必要破。因此,为什麽一切万法虽然是假的,但在名言当中也存在正量,其原因就在这里。

并且,如果我们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承许取境时是能所等量,那麽与外境中所有差别会如实呈现在心识前的实际情况,就会完全相符。比如说外境有一匹花布,花布上面有白、红等各种颜色,按颜色它可分为一百个部分,那麽我们的眼识当中也会有对应一百个部分的能取,所以能取所取是根本不会错乱的(当然,这是从正量的角度讲的,如果是相似量则与正量有所不同)。反之,如果没有按能所等量承许,认为外境有多种颜色,而有境只有一种眼识,那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二者不相合之故;或者认为外境只有一种颜色,而有境具有多种眼识,这也是互相错乱,故而也不合理。实际上就像我们刚才前面所讲的那样,识和外境应该互不错乱才对,这个道理主要是从论典的角度来宣说的。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人们都是说我看见一个瓶子,而不说瓶子是由无数的微尘组成,在我的眼识中有无数个眼识,他们是不会这样承认的;而在论典中则不同,只有稍加观察时才会了知,我们虽然说是一个瓶子,但是这个瓶子上面的微尘与我的眼识是能所等量,所以在名言当中,我们按真相唯识宗能所等量的观点承许,这是合情合理的。

下面讲建立现量非决定性分三:一、非决定性成立之真实理由;二、遣除彼不合理之说;三、分别念不取显现境之理,即分别念应该是以遣余而取。

一、非决定性成立之真实理由:

此科判是讲现量为何不需要决定性。我刚才前面也讲了,现量识现前外境以後,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事,并没有什麽破立、执着等。对此,有些人可能会这样认为:既然现量识没有什麽分别,那怎麽成立它是量呢?它可以成立为量,法称论师在《正理滴论》中说,所谓的现量是指首先见到不共的对境,比如说有一个不共的对境,其呈现的时候,识已经现量照见了,这就是现量识;陈那论师在《定量论》中也讲到,我们心里面执着现在很快乐等,这并不是现量。大家都知道快乐不是痛苦,对此有一定的执着,这些并不是现量。可以说所谓的量不管是现量还是比量都是一种识,并且全部都是正确的识,也就是说,这种识所判断的对境是没有错乱的,这就是所谓的量,就像为什麽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为量士夫一样,因为本师所判断的对境没有一个错误,全部是正确的。同样的道理,如果现量和比量所判断的对境是存在的,对有境方面不欺惑,或者所判断的对境不存在,在不存在方面不欺惑,这就是所谓的量。

现量亦即无分别,是故无需决定性。

现量亦即无分别,实际上所谓的现量是没有分别的,如不会分别对境的纸是白色、红色等。是故无需决定性,所以现量根本不需要具有决定性,因为它的本体是无分别而照见,如实照见也可称为正确地认识对境,而这种认识并不是由分别心决定的。

当然,因明前派的有些论师也这样说过,虽然现量没有分别的决定性,但是有无分别的决定性,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不成立的。可以这样反问:你们所说的无分别决定性指的是什麽呢?如果说眼识能如理如实地照见某个色法的本体,那这不是由分别念执着的,而是现量无分别取境,仅仅是缘取对境,并没有分别,这不叫决定性。如果说眼识能取舍、分辨这是红色、那是白色等,这种观点在因明七论的任何一部论典中也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因明前派承认现量不存在分别的决定性,但是存在无分别决定性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萨迦班智达在此说,现量不可能有决定性的原因就在这里。

遣除彼不合理之说分二:一、现量行破立之方式;二、宣说若决定性则违现量。

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现量没有任何分别,那麽要断除增益是很困难的。比如说,现量见到柱子的本体时并没有任何取舍分别,柱子存在或不存在的决定性都没有,这样一来,就无法断除增益,如是它怎麽会成为量呢?所谓的量要准确,由它判断外境才具有正确性,如果没有判断外境的分别念,那它如何成为衡量对境的正量呢?

现量远离分别念,以未颠倒立为量,

依彼抑或凭他力,决定之式行破立。

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虽然所谓的现量已经离开了分别念,也没有决定性,但这里是以未颠倒错乱对境的角度安立为量的。意思就是说,现量虽然是对某个事物没有决定性的无分别念,但它所缘取的对境是无颠倒的,以事物无颠倒呈现在识前的理由已经足够使它成立为量。为什麽呢?因为量不一定要有决定性,比如说我看见面前这根红色的柱子,虽然根识并没有生起这是红色柱子的定解,但是其所有特徵已经在根识面前显现了,从这个角度它可以成立为量,所以现量的第一个特徵就是无分别。其实在陈那论师的《因明入正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已经讲到了这个特徵:此中现量,谓无分别。意为现量就是无分别。

颂词中的未颠倒,法称论师在《正理滴论》中称为无错乱。陈那论师已经讲了无分别,为什麽法称论师要加上无颠倒呢?有些论师这样解释,因为只是说现量无分别,而无分别有错乱的情况,如二月、黄色的海螺等,为了遣除这些错乱的无分别识,安立现量不仅是无分别,而且衡量对境的时候无有任何错乱、颠倒,所以法称论师在《正理滴论》当中,又增加了无错乱(无颠倒),其原因就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在後代高僧大德们着的任何一部因明论典中建立的现量,其第一个特点是没有分别,第二个特点是如理如实地照见对境,不会出现任何互相错乱的情况。具备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安立它是现量,也是正量。为什麽呢?因为它所判断的对境没有任何差错,所以安立为正量。

此时,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如果现量没有决定性,那麽如何依靠它进行破立、取舍呢?因为量应该具有破立的功能,比如说这是正确的,就把它建立起来;这是错误的,就把它破斥掉,量应该有这种破立的功能。但现量没有任何分别,怎麽依靠它进行破立呢?就世间当中的任何一法而言,应该是以破立来进行取舍的,但这个现量任何执着、分别、决定性都没有,那怎麽进行破立呢?

下面对此回答:依彼抑或凭他力,决定之式行破立。依彼的意思是指依靠现量本身,依靠它本身可以引生决定性;或者现量自己本身不能引生决定性,但是依靠其他的外力可以引生决定性,之後再进行破立。这个道理是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说,虽然外境所有的特徵在现量面前已经如理如实地现前了,但是众生在取境的时候,有时候对外境可以自然而然生起定解,即在没有什麽错乱因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生起决定性,然後进行破立;有时候现量对外境虽然已如理如实地照见,但是凭它自己的力量不能生起决定性,必须依靠外力才能产生。

对此可以举例说明,比如说前一刹那,我看见红珊瑚或者红色玫瑰花的时候,它的红颜色在我眼识面前已经呈现了,因为没有其他错乱因的缘故,下一刹那自然而然会生起决定性:我刚才已经看见了红色的珊瑚、红色的玫瑰花,我刚才看见就是红色的。或者这就是红色的东西啊!依靠现量自己的力量,在自相续中可以生起辨别红色的决定性,之後进行破立:这个红色的珊瑚,我要还是不要?如是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进行取舍了。

另外,当红色的柱子现前时,虽然它有诸多不可分割的本性,如刹那无常、所作、形状等,但是不一定能全部同时认识。比如说对无常来讲,因为有其他错乱因的缘故,从而使你无法对它产生认识。那麽到底有什麽错乱因呢?首先有内在的错乱因,因为我们相续中具有把万法执为常有的不良习气;然後是外在的错乱因,红色的柱子虽然在刹那地生灭,但是以凡夫人的根识却无法了知,因为刹那生灭不是根识的对境,根识的对境是物质的粗大结构,但粗大的结构看上去并没有什麽变化。由於上述种种错乱因的缘故,我们虽然已经看见了与红色柱子不可分割的无常刹那性,但是却不能了解这一点。但是,如果依靠其他外力之後,我们就可以了知柱子是无常的。依靠什麽外力呢?因为它是人造作的缘故,以此就可知道柱子肯定是无常的,此时在你相续当中,无论是珊瑚还是柱子,都会知道它们的无常本性。所以,要生起决定性,没有错乱因时很容易,当下依靠现量马上即可产生,然後就可以进行破立了;而在有各种错乱因的情况下,由现量不能直接生起决定性,只有在依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才能在相续当中生起决定性,然後再进行破立。对於上述道理,我们在学习因明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了知。

以前刚开始学因明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所谓的现量既然是无分别,那它怎麽会成为量呢?既然成为量,那麽它就应该是正确的,但没有分别念,怎麽了知它是正确的呢?因此它永远也不能成为量。每个人都有各自不相同的习气和分别念,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现量无分别,如何成为量?对我来讲,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想你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从表情上看,你们好像对此没有任何疑惑。

大家应了知,依靠现量引生决定性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自力——依靠现量自己的力量产生决定性,其实我们在前面讲非量识时,这一点已经讲过,其中的已决识就是如此;还有另一种方式,是依靠他力来产生决定性的。这样一来,从现量来讲,虽然其本身并不具备有和无的决定性,但是依靠自力或者他力可以最终引生出决定性来,因此,现量无决定性而不能成为量,也不能破立的过失是根本没有的。也就是说,现量缘取的外境是正确的,并没有错误,所以我们把它安立为量。虽然它自己是不分别的,但是依靠它可以逐渐引生真实的定解,有了真实的定解以後,就可以进行破立了。所以由现量所决定的名言,一点儿也不会错乱的原因就在这里。

好,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窥基大师在《因明大疏》中说:能缘行相,不动不摇,因循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然有二类:一定位,二散心。定心澄湛,境皆明证,随缘何法,皆名现量。一切散心,若亲於境,冥得自体,亦皆现量。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故宫『慈悲.智慧』『宗喀巴大师』艺术创作典藏
不丹、印度法王寺院斋僧千僧善行 ~ 2008/8/11~2008/9/29
◎与灵对话- Yahoo!奇摩部落格
大藏经持诵法会暨朝山礼拜〈每年举办〉
中元孝亲报恩天法阿弥陀佛

赞助网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Phowa.com.香港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大同大學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