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燈獻供尼泊爾二大佛塔塗塔嚴飾佛塔大善行 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以寧靜療癒地球 The EasternSun Group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7:21:2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7:20:36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九)201058台北 晚上

癸五、次於生有受生之理(181页)

接下来请看《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81页,第五个科判「次於生有受生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贪等因缘使得中阴死殁。接下来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大部分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它的意思,所以在这地方就多不加以解释。在正文当中提到了:《瑜伽师地论》云:若是胎生,於父母之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房事,犹如幻化见行房事,而起贪爱;《俱舍论释》说见父母行房事也。此复若将投生为女,欲令母离,於父生贪,欲行房事;若将投生为男,便欲父离,於母起贪,欲行房事。生此欲已,缓缓趋近,如是渐渐不见男女其余肢体,唯见男女二根,於此生起愤恚,中阴即殁而生其中。这是第一段的内容,提到的是透由内心当中,对於投生的境生起了贪爱,以及瞋恚的因缘,使得中阴死殁进而投生。

第二段,在何处,意识以什麽样的方式结生相续?又於父母贪爱猛厉之时,产生浓稠精血,其後各出一滴精血,二滴混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与此同时中有即灭。与灭同时,即由结生相续之识力故,与余微细诸根大种混合,而成与彼相顺具诸根之精血合体。这个部分以现今的科学家,他们所介绍的内容,甚至比佛教更为精准。以佛教徒的角度来说,这当中的「与余微细诸根大种混合,而成与彼相顺具诸根之精血合体」,之前有产生了一个精血的和合体,之後在外在的因缘聚集的情况下,这个精血的和合体当中,会与微细的诸根大种互相的混合,而成与彼相顺,这当中的「彼」就是一开始所产生的父精母血的和合体,外表看似跟原来的父精母血的和合体相同,所以这个地方加了「相顺」的这两个字。但是不同之处,是在於之後的父精母血的和合体当中,具备有能够生起诸根的四大种,因而提到了,「与余」就是相较於前者,它是另外一种的,「微细诸根大种混合,而成与彼相顺具诸根之精血合体」。尔时入胎之识,承许有阿赖耶识者,许为阿赖耶识;不许有阿赖耶识者,则许是由意识结生相续。至於结生相续的这一颗心,如果承许有阿赖耶识的话,这时候这些宗义师他会认为是藉由阿赖耶识在结生相续。如果不承许有阿赖耶识的话,是透由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在结生相续,这是第二个段落。

第三个部分,中阴身如果不想投生恶趣,就不会投生。若於生处不欲趣者,则不往趣;若不往趣,则不生於彼处。如果中阴身的这个有情,他不想要前往,他即将要投生的地方的话,自然的,他就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前进;如果他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前进,他就不会投生在他不想要投生的地方。是故造作、集聚感生地狱之业,前面的这一段最主要是提到,如果中阴的有情,他要投生的话,他必须要对於投生的地方生起贪爱,就如同之前我们的意识在死後,要形成中阴之前,对於「我」要生起一种贪念,透由贪爱自我,而能够形成中阴身。相同的中阴身的有情,他要投生的话,他也必须对於投生之处,生起一种贪念,他才有办法投生。如果他对於所要生的地方,没有办法生起贪爱的心,自然他就不往那个方向前进;不往那个方向前进,他就不会投生在那个地方。是故造作、集聚感生地狱之业,─宰羊、杀鸡或贩猪等非律仪者之中有,於其生处,犹如梦中见有羊等,由前串习之喜乐故,往趣彼处。所以在之前,不管是宰羊、杀鸡,或者是贩猪的这些人们,由於他们时常串习的缘故,他们看到这些境界的时候,内心当中就会生起一种喜悦的感受,他喜欢这样的一种境界,所以自然的他会往那个方向前进。次於生处及色起瞋,但是往那个方向前进之後,到最後他看不见他所喜欢的情境,所以对於这样的一种情况,他内心当中又会生起瞋念。

透由之前所生起的贪,以及之後对境所生起的瞋念,中有即灭,生有便起;如是感生似地狱及颈瘤饿鬼等中亦尔。上面的这个「之」应该是改成「及」。这当中「似地狱」的「似」这个字,在藏文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当中,它并不是以这样的一个字来呈现,它是以「於」就是投生在地狱,以及颈瘤饿鬼当中也是如此。对於这个部分,虽然藏文的原文是用「於」的这个字,但是经过跟仁波切讨论之後,由於在前面的内容它有提到,「是故造作、集聚感生地狱之业」,也就是如果我们造作了感生地狱的业,就比方下面的这些人,透由他的行为,而造作了感生地狱的业,将来他就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投生在地狱当中。所以前面所说的这段内容,最主要提到的是投生在地狱的有情众生。所以後面的,相同的道理,感生於地狱的话,就表示他的内容前後会有重覆。如果是以「似」地狱的话,如果没有记错,法尊法师所翻译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一段文,他也是用「相似」的「似」来作翻译。现在比较没有办法确定的是,《广论》的原文的藏文字是用什麽样的字眼来表现。所以暂时先用「似」,也就是相似於地狱的这些地方,或者是颈瘤饿鬼等中,他的投生方式也是如此。中阴身必须要对於他所投生的境生起贪念,他才会进一步的往这个方向去前进。这是第三个部分。

第四个部分,投生畜生等恶处。倘若投生畜生、饿鬼、人道、欲天、色天,於其生处,见己同类所喜有情,次於彼处生喜及欲,便往其所。并於生处起瞋,中有即灭,生有便起,此为《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非杀鸡、贩猪等非律仪者,感生地狱之理亦与此同

第五个部分,四生当中湿生和化生的投生方式。《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此说湿生欲香,如果是以湿生的方式来投生的有情,他们所追求的境,是追求五欲当中的味,他们追求的是味道。化生求舍,而化生的有情众们,他们所追求的是一个住所,也就是宅舍,而受生也其释又云:若将感生炎热地狱,欲求暖热;如果将来即将要投生在炎热的有情众,他在临终,或者是他在中阴身即将要投生的时候,他所追求的是暖热,一种温暖的感觉。若生寒冷地狱,欲求清凉,中有遂往。诸卵生者,《俱舍论释》中说亦同胎生

己二、生此之量(183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说明真实生起的标准。如是由苦、集二门中,详细了知轮回之性相,欲舍轮回,於息灭彼生起欲得,仅此虽是出离之心,然唯尔许尚为不足。如果透由思惟苦集二门的道理,并且更进一步的,了知了轮回的性相,这时我们的内心当中,或多、或少会生起造作的出离心。但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它是短时间的,它没有办法持久。甚至当我们遇到了轮回当中安乐的盛事,这时候,这样的一颗出离心,它就会马上的退失,因而提到了,「然唯尔许尚为不足」。如果这样的一颗出离心,它是不具量,那我们要生起什麽样的出离心呢?如入炽燃火宅及牢狱中,不乐彼处,能生几许欲从彼处逃脱之心,即应生起如彼心量,其後亦须令渐增长。就比方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房屋里面,而这个房屋里面,燃烧着熊熊大火,或者是我们进入牢狱当中,这时应该没有任何的人,会想要呆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因此进去了之後,绝大部分的人,他的内心都会生起一种想要逃脱的念头。相同的,我们所居住的轮回也是如此,我们所处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所以照道理来说,不管是在睡觉、吃饭,行住坐卧,任何的行为的当下,我们都应该要思惟轮回的过患,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强烈的出离。而这样的一种出离心,纵使遇到轮回当中的诸多圆满盛事,他也不会消失。并且在生起这样的一种出离心之後,应该要想办法让他不断的增长。这是第一段的内容。

第二段,若仅生起肤浅的出离心,也仅能生起相似的希求解脱之心。我们大部分的人,内心当中所生起的出离心,就是以下所介绍的肤浅的出离心。又此意乐,如夏惹瓦云:「如酸酒上所撒粉末。若仅表面肤浅言说,则於轮回之因──集谛,见不可欲,亦仅尔许;如果我们对於苦的内涵,只是口头上面说说的话,相同的,我们对於轮回的因,也就是集谛,我们内心当中虽然会生起,这样的集谛是我不想要,是我想要断除的,但实际上这也只是口头上说说罢了。若如是者,则求断除苦、集之灭──解脱,亦是相同。相同的道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苦集二谛,对於断除苦集二谛的灭,也就是解脱,我们也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希求之心,也只是嘴巴上面说说「我想要获得解脱」罢了。故欲成办解脱之道亦唯虚言;见他有情漂流轮回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生;如果对於自己所受的苦,没有办法生起强烈的出离心,相同的道理,对於他人所承受的苦,也没有办法生起大悲。亦不能生具力真实无上菩提之心,如果没有办法生起悲心,就没有办法以悲作为根本,而生起无上的菩提心。策发其意,故云「大乘」,亦仅随言而成理解。因此大乘的这个名相,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了解它的名词、它的名相罢了。是故应当数数修习

己三、遣除於此邪执分别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二个段落,第一个段落,错误的观念;第二个部分,去除错误的观念。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个部分,对於某一些人来说,他会生起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会生起什麽错误的观念呢?在之前我们有提到,我们必须要时常的去思惟轮回的过患。就犹如同是我们之前谈到的,轮回就犹如同是燃烧着熊熊大火的一间房子,在这间房子当中,看到了这间房子所带来的过患,我们内心当中应生起强烈的出离。但是对於这一点,有一些人会提出质疑,他会认为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思惟轮回的过患,这就跟小乘的行者没有什麽两样。小乘的行者,就是透由思惟轮回的过患,而求得了一己的解脱,所以这样的一种思惟方式,是适合小乘的行者,但是并不适合大乘的菩萨。如果大乘的菩萨,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的话,他有可能会堕入小乘当中。并且引了《秘密不可思议经》中的一段文,在这段文当中有特别的提到,菩萨所应该观察的过失,并不是轮回当中的过失,而是必须要观察仅能断除业以及烦恼的小乘涅盘的过失。

小乘的涅盘跟大乘涅盘,最大的不同处就是在於,小乘的涅盘,它只能够断除业以及烦恼,所以我们称之为是寂灭边。它只能够断除业以及烦恼的缘故,所以菩萨在修学大乘法的时候,不应该以这样的一种涅盘作为他的目标,作为他的所求。所以在修学大乘法的同时,他必须要思惟小乘的涅盘,有什麽样的过失。而至於轮回当中的过失,并不需要像小乘涅盘一样来作思惟。所以他宗就引了经中的这一段文,而提出了,之前我们所说的疑惑。他认为思惟轮回的过失,这应该是小乘的行者,所应该修学的方式,而不是大乘的菩萨应该修学的内涵。正文当中提到了,若作是念:「若於轮回修习厌恶,令心出离,则如声闻不乐住於轮回,故堕寂灭之边。是故修习厌离,於小乘中是为善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此为《秘密不可思议经》中所说故。 

第二个部分,是要去除这一种错误的观念。这个部分又分为四点:第一点,菩萨不应畏惧轮回,这段经文的意思。所谓「菩萨不应畏惧轮回」之义,非说由惑、业之力所使而流转三有,於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厌离;是显菩萨为利众生,由愿、悲之力所使而受生三有,不应畏惧。所以这个地方自宗必须要先解释,在经中所谓的「菩萨不应畏惧轮回」这段经文是什麽样的内涵?这段经文,它所谓的「不应畏惧轮回」并不是说,菩萨不应该畏惧由业以及烦恼的力量,而投生三有,并且遭遇生老病死种种痛苦的逼迫,对於这一点,菩萨应该是生起厌离才对。所以提到了「非说由惑、业之力所使而流转三有,於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厌离」。所谓的菩萨「不应畏惧轮回」是什麽意思呢?;「是显菩萨为利众生」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由愿、悲之力所使而受生三有」他不是藉由业以及烦恼的力量,而投生在三有当中,他是为了要利益有情的缘故,而透由愿力以及悲愍的力量,而投生在三有,对於这一点菩萨是不应畏惧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二个部分,对於以悲心受生轮回,心生欢喜,但畏惧以惑业受生三有,是故,若由惑业力所使而流转三有,为众苦逼,尚且不能成办自利,况云利他?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思惟轮回当中的过患,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的情况当下,而投生在轮回当中,这时候在被众苦所逼迫的情况下,我们连自利都没有办法成办,何况是利他。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较小乘者尤应厌恶并须灭除;如果一位仅为了自利,而求得解脱的小乘行者,都必须要思惟轮回的过患的话,更何况是为了自利以及利他的一位大乘的菩萨,更需要思惟轮回的过患,为什麽呢?因为小乘的行者,他所为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是为了自己本身的利益,都需要思惟轮回的过患,那更何况是大乘的菩萨,他所想要成办的是自利利他,所以他所想要成办的目标是远超过小乘的这些行者们。如果小乘的行者们,都必须要思惟的轮回的过患,那更何况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大乘的菩萨更需要思惟轮回的过患,并且要加以灭除,因而这边有提到,「较小乘者尤应厌恶并须灭除」;若由愿、悲之力所使而受生三有,则应欢喜。虽然要思惟轮回的过患,并且更进一步的灭除轮回,但是对於透由愿力以及悲心的力量而投生三有,利益有情的这一点,心中不应该感到畏惧,而应该要生起欢喜心。菩萨要利益其他的有情众生,最主要的关键,是在於他内心是否能够生起具力的悲心。而是否能够生起具力的悲心,最主要的关键,就在於他是否能够生起具力的出离心。所以思惟轮回的过患,这对於一位大乘的菩萨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结。如果透由思惟轮回的过患,生起强烈的出离,更进一步的他才有办法对於他人的苦,生起强烈的悲愍,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利益其他的有情众生。

下一段,如是亦如彼经中云:「诸菩萨众,为令有情悉皆成熟而作摄受,於此轮回见有胜利,如是不住广大涅盘。」在这部经当中,讲得非常的清楚,对於菩萨来说,为了让轮回当中的有情都能够成熟,并且都能够被菩萨所摄受的缘故,「於此轮回见有胜利」菩萨以这样的一种角度,在看待轮回的时候,他应该要感到相当的欢喜,因为他有机会藉由各种的善巧方便,来利益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有情。「如是不住广大涅盘」这当中的广大涅盘,指的是佛果。对於一位大乘的菩萨而言,他看待佛果,虽然是相当的重要,但是这跟在轮回当中不断的去利益有情相较之下,他应该以在轮回当中利益有情为主,这才是一位大乘的菩萨该有的精神。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若不分别与惑业受生和以愿力受生之差别而说,具菩萨戒者会犯恶作罪。在正文当中,若未如是分别而如前说,如果我们不分辨,是以业以及烦恼投生,或者是以愿力以及悲心的力量而投生,这两者的差别,此言说者若有菩萨律仪,则违犯一染污恶作此乃《菩萨地》中所说。对於有受大乘菩萨的人来说,如果他没有办法分辨这两点的话,在菩萨戒里面有提到,对於大乘菩萨而言,他必须要思惟轮回当中的种种过患,而在思惟轮回过患的同时,他必须要了解到说,我必须藉由愿力以及悲心的力量而来投生,而并不在被业以及烦恼的束缚的情况下,而投生在轮回中。所以对於大乘的菩萨,他是必须要思惟轮回当中的种种过患,所以如果没有办法分辨这两种的差别,而说大乘的菩萨是不需要思惟轮回的过患,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有受菩萨律仪的话,他就违反了菩萨戒当中的染污恶作。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应当重视厌离轮回,但不堕入寂静边的行持方法。正文当中,若於轮回心生出离,次见有情皆为己之亲友,为利彼等发菩提心,此为《四百论》之意趣,月称大阿闍黎於彼释中详细阐释。这个部分第一句提到了「若於轮回心生出离」,如果我们能够透由思惟自身在轮回当中所遭遇到的苦,而心生出离,「次见有情皆为己之亲友」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将这样的一种念头,转向於其他的有情身上,并且思惟到说,其余的有情对於我而言,他也是我的亲友,甚至他在过去生当中曾经多次的作我的父母亲,「为利彼等发菩提心」当我们将之前思惟自己所遭遇的苦,而生的出离心,转向於其他的有情时,透由思惟他人的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起悲愍,透而悲愍为了要利益,这一些对我们有恩的有情众生,我们就能够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而「菩提心」的修持方式,就是在思惟轮回的过患,生起出离,更进一步的转向将这样的心念,轮向於其他的有情之後,透由修学知母、念恩的七因果教授,或者是自他相换的教授,而生起菩提心,这一点是《四百论》的义趣。

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性(185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第一个部分,连结上下文。如前所说,由修习三有之过患,生起猛厉欲求出离轮回之心,以彼灭除轮回。第二个部分,抉择道之体性。

此中分二:

庚一、依何种身灭除轮回

庚二、修何种道而作灭除  

庚一、依何种身灭除轮回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一、须於得暇满人身时灭除轮回。如《亲友书》云:「受生名八无暇过,远离彼等得闲暇,故应励力断生死。」须於现得暇满身时而作灭除。我们必须在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看是否能够断除轮回。为什麽呢?於无暇处,则无有断除之时故。如果我们不小心,投生在无闲暇之处,投生之後我们就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断除轮回了。於前已说。第二个部分,现在就应该努力,大瑜伽师云:「现是从畜分出之时。」大瑜伽师曾经讲过,我们现今既然能够获得暇满人身,这个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应该跟畜生有所区别,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以今生作为出发点,我们所追求的都是以自利为主的话,其实这一些畜生道的有情也都能够成办。所以既然我们今天投生为人,我们有超出畜生的这种殊胜智慧,就表示我们应该作跟畜生不同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以今生作为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所追求也不是为了求得一己的利益,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他,而这两者当中,应该以利他作为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博朵瓦亦云:「昔经尔许流转,未能自然还灭,今亦不能自然还灭,故须断除。断除之时,亦是现得暇满身时。」在过去,也就是从过去直到现今,我们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未能自然还灭」我们流转的次数,虽然是无数次的,但是轮回他还是没有办法自然的消失。「今亦不能自然还灭」相同的,在今生如果我们不努力设法让轮回断除的话,轮回它还是不会消失。「故须断除。断除之时,亦是现得暇满身时。」 

第三个部分,在获得暇满身之後,这当中又以出家身为最胜。又此当中,若住家中修习正法,阻碍甚多,并生众多罪恶、过失;若能出家,与彼相反。故断轮回所依身中,出家最胜,是故智者应喜出家《勇猛长者请问经》云:「在家菩萨,应当发愿出家。此中主说愿为近圆。这当中的「近圆」指的就是比丘。《经庄严论》亦云:「应知出家众,具无量功德,胜过勤持戒,在家之菩萨。

第四个部分,由显密二门成办一切种智,亦赞出家最胜,故应恭敬别解脱戒。如是非仅成办解脱、跳脱轮回而赞出家之身;即由显、密门中成办一切种智,亦说出家身为最胜。在之前我们所探讨的部分,最主要是探讨透由思惟轮回的过患,而对於轮回生起出离,看是否能够获得最究竟的解脱。而在众多的身当中,最主要赞叹的是出家之身,但是出家身他不仅能够成办解脱,对於显教,也就是波罗蜜多大乘,以及密教当中的这些内涵,透由修学显密圆融的教法,而成就一切种智的所依身当中,最殊胜的身也是出家身,尤其是比丘身。出家律仪,即三种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应恭敬圣教之根本──别解脱戒

庚二、修何种道而作灭除(186页) 

  如《亲友书》云:「若头或衣忽燃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应励求无後有,因无余事胜於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盘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修学三学宝之道。我们要藉由修学什麽样的道?才能够灭除轮回呢?我们必须要透由修学戒定慧三学之道,才有办法灭除轮回。如果想要灭除轮回,我们就必须要断除轮回的根本,而唯有透由生起证得无我的智慧,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本,也就是我执。而生起证得无我的智慧之前,我们必须要能够先生起缘着无我的奢摩他。在生起缘着无我的奢摩他的当下,去除对外境所产生的散乱,而要作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先以遮止身语恶行的戒作为基础,因此戒定慧这三学必须要能够依次的生起,唯有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才能获得最究竟的解脱。但是对於外道的行者来说,最後一句话有提到,「离地水火风日月」。外道徒有一些人他们认为所谓的解脱,就是能够到达一个非常舒服的地方,但是实际上真实的解脱,并不是如此。它是一个不老、不死、无穷尽的殊胜果位,并且它是远离了地水火风日月种种的大种,所以是断除烦恼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是解脱,或者称之为是涅盘。而这样一种状态,唯有透由修学三学的道才有办法获得。这是第一个部分,也就是介绍「道」,并以此连接上下文。所以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一段,最主要是介绍必须要修学什麽样的道,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

第二个部分,定慧二学,於後将说。这个部分我们最主要的介绍的内容是介绍戒学。而至於定学,以及慧学的部分,在之後的上士道,修学六度当中,静虑以及般若的同时,会作介绍。对於这一点有些人会提出质疑。如果定学以及慧学,会在之後的六度当中解释的话,那戒学的部分也可以在六度当中来作解释,不需要在中士道特别的提到戒学啊!对於这一点,其实戒学跟定慧二学,还是略有不同。它的不同之处在於哪呢?不管是修学下士道,或者是中士道,或者是上士道的行者,如果你想要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或者是获得一己的解脱,甚至追求圆满的佛果,你都必须要以戒作基础,所以在下士道的时候也必须要提到戒的内涵,在中士道的时候也必须要提到戒的内涵,上士道也是如此。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知道,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这一点就犹如同之前我们在第123页最後一行,有提到《入中论》当中的一个偈颂,「诸凡夫及佛语生,及诸自证菩提者,诸佛子之决定胜,增上生因戒非余。」不管是凡夫,或者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甚至菩萨,如果想要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的话,最主要的因就是必须要持戒,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必须以非常谨慎的方式来持守戒律,因而在这个地方也特别提到持戒的重要。

正文当中提到了,若导入於一般中士道,应须广释导入三学之理,然非如是,如果是导入一般的中士道,而不是导入共中士道的话,在中士道的同时,也必须要广泛的来解释三学的内涵。但是今天在《菩提道次第略论》当中,最主要的导入的中士道,是共中士道。故生止观心慧二学之理,於上士时将说明故,於此略说学戒之理。所以对於止观,也就是生起定学跟慧学的部分,由於在上士道的时候,会作说明的缘故,所以在中士道的这个地方,就以简略的方式来说明学戒的道理。

接下来下一段,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学戒之理。而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又分为四:一、守戒的胜利。此中於初,应当数数思惟持戒之胜利,由衷令喜增长。《亲友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於地。」《妙臂请问经》中亦云:「一切庄稼依於地,无有灾害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滋润而生起。」应如是思。戒就犹如同是一块大地,如果有地,在此之上农作物它才有办法生起。相同的,对於一个修学道的行者来说,必须要有持戒的这块大地作为基础,才有办法生起地道的这种功德。

第二个部分,不守护的过患。倘若受戒并守护者,利益极大;如是若不守护,过患亦为重大。如果我们在受戒之後,能够如实的守戒的话,它的利益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同的道理,如果在受戒之後,没有办法如实的来作守护,它的过患也是非常难以想像的。如《比丘极珍爱经》云:「或以戒得乐,或以戒感苦,具戒即安乐,毁戒则成苦。」《文殊根本续》中亦云:「念诵若坏戒,这当中的念诵,指的是修密的人,必须要作持咒的这种功课,但是他在持咒的同时,如果没有办法将所受的戒,好好的守护、持守的话,念诵若坏戒,此无胜成就,中成就亦无,亦无下成就。如果没有办法持戒,纵使你所持的咒再多,你也没有办法获得任何的成就。佛於毁戒人,不说咒能成,佛对於毁坏戒律的人,他从不曾说过这些人,透由持咒而获得成就。亦非趣涅盘,境域及方所。甚至说不持戒的这些持咒者,他当下虽然作持咒的这个动作,但是他也不是往解脱的方向在前进。於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对於这样的一种愚痴的人来说,怎麽会有咒能够让他成就呢?此毁戒之人,何能生善趣?不得增上生,亦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如果连来生的增上生都没有办法获得,连最基本的安乐都没有办法有保障的话,那就不用谈透由持咒,而能够获得成就的这一点。应当数数思惟不守护之过患

接下来下一个部分,第三个部分提到的是,在现今如果能够守戒的话,它的利益是非常大的。如《三摩地王经》云:「於着白衣者,我所说学处,尔时诸比丘,亦无此学处。」於近事说五种学处,圆满守护,比丘亦无,若於此时勤修学处,其果尤大,故应励力。这个地方佛陀曾经告诉他的弟子,在五浊恶世的时代,我对於在家居士们所说的戒,最主要提到的是五种的学处,而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应该要断除四种的根本堕。但是在五浊恶世的时候,不要说是在家的居士,就连出家的比丘,可能都没有办法持守这样的戒律,所以这当中有提到,「於近事说」就是对於在家居士说了五种的学处,「圆满守护,比丘亦无」。「若於此时」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时间,「勤修学处,其果尤大」他所指的时间,就是我们现今的五浊恶世,所以对於持戒,我们应该要加倍的努力。

此经中云:「若经恒沙俱胝劫,净信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如果我们花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他的时间就犹如同是恒河沙数般的俱胝劫,并且在内心当中生起净信,以诸多的妙饮食、伞盖、幢幡,以及灯、花鬘等等殊胜的供品,来承事百千亿诸佛,他所累积的福德,若於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此福较前尤殊胜。」在正法退失,佛陀的圣教即将要消灭的同时,也就是在五浊恶世的现今,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天当中,精勤的修学一种的学处,所累积的福德是比前面,藉由长时间诸多的供物,来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的福德,还要来得殊胜。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第四个部分当中分六,一、教诫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如何修学之理,四种犯戒因中,「无知」之对治:之所以会犯戒,第一个提到的是「无知」,由於我们不了解该持守什麽样的戒律,所以我们会犯戒。无知的对治是什麽呢?应当听闻、了知学处。我们应该要去听闻,去知道我们该守什麽样的律仪。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自然就没有办法持守。这是第一个无知。

「放逸」之对治,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放逸。有一些人他虽然知道自己该持守什麽样的戒律,但是由於内心过度的放逸,所以也没有办法好好的持守。对於放逸,我们应该以什麽样的法类来作对治呢?不忘取舍之所缘、行相,生起正念。我们不仅知道,而且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心心念念的告诉自己,我该持守的戒律为何?这当中的「正念」,不是只是说,我们嘴巴上面,能够说得出来我们该守什麽样的戒,或者是我们能够背诵出来,我们要守什麽样的戒,并不是如此。这当中的「正念」指的是,当我们在了知我们所应该持守的律仪之後,更进一步的,在我们日常当中的所作所为,必须要观察自己,告诉自己,我现今的这个行为,已经违反了某一种的戒,所以我应该要遮止。这时候,当你即将要犯错,或者是你犯错之後,「不忘取舍之所缘、行相」,我们不应该忘记,什麽事情是该作的,什麽事情是应该要避免的,对於这个部分在内心当中要生起正念。要生起正念,并以「正知」时时观察三门,如果想要生起正念,我们就必须要藉由正知的力量,时常的来观察我们的身语意三门,并且随时的提醒自己,哪一些的事情是我们应该作的,哪一些事情是不应该作的。我在吃饭的时候,哪一些行为是应该表现出来的,哪一些行为是应该避免的,相同的道理,说话、走路,作任何的动作,我们都必须要观察自己的三门是否如理如法?了知趣入若善若恶;所以我们必须要观察三门,并且更进一步的知道,我现在的行为是趣向於善,还是趣向於恶?

以己或法为依凭故,羞耻作恶为「惭」;这当中的「以己或法为依凭故」,就是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位出家的法师,或者是我们自己是一位上师,或者我们自认为是一位佛弟子,自认为是一位修行人的话,当你即将要造恶之前,你就必须要告诉你自己说,我是一位法师,我是一位上师,我是一位佛弟子,我是一位修行人,所以我不应该造作这样的一种恶行,以自己所扮演的角度,或者是自己所修学的法作为依据,而羞耻作恶,这一点称之为是「惭」。恐为他人所斥,而起羞耻为「愧」;有一些人,他会怕被他人责被,这时候他不敢去作不应该作的事情,这称之为是「愧」,这两点也都是我们应该要具备的。并畏恶行之异熟果,心生退怯等,并且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去思惟,造恶之後会感得什麽样的异熟果报,因此在造恶之前,心里面对於造恶的这个动作,心里面应该要感到退劫,心生退怯等,应如是学。「不敬」之对治:应於大师、彼所制戒、同梵行者生起恭敬。最後「烦恼炽盛」之对治: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勤修对治。我们在观察自心的烦恼时,我们必须要先观察哪一种的烦恼,它是最炽盛的?对於这样的一种烦恼,加以对治。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一段,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结合过去的公案,说明纵使是轻微的制戒,也不可放纵而行。若不如是励力修学,反念:「仅违越此,其罪轻微。」是於佛所制戒放纵而行,唯得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像之前所为各位介绍的方式,好好的来学戒,反而是在内心当中生起了「仅违越此,其罪轻微。」你会觉得,我只有违犯一点点,它的罪是很轻微的,所以我并不需要这麽在乎这些东西,「是於佛所制戒放纵而行,唯得痛苦」。这时候我们是以一种放纵、轻忽的态度,来看待佛所制的戒律。对於同样的一种行为,比方说,同样的一种恶行,如果我们在犯了这种恶行之後,内心会觉得,我这样作真的是不应该,如果你能够生起这样的念头,至少它的恶业是会比较微弱的。但是有一些人造作了同样的恶行之後,他觉得反正这也没有什麽关系,它的罪业应该不会很重,如果以这样的一种轻视的心态,来看待佛所制的戒,对於相同的行为来说,他所造的恶业是远超过前者的。甚至在比丘戒当中,有特别的提到「过午不食」的这一条,如果对於一个比丘而言,如果他有持守密乘的律仪,他对於佛所制的过午不食的这一条戒,以轻视的态度来面对的话,这时候他有可能会违反密戒当中的根本堕罪。而这样的罪,它所带来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

接下来如《律分别经》云:「若於大悲大师教,念其轻微略违犯,由此而为苦所转,如拆篱坏庵摩林。如果我们对於导师释迦世尊所传下来的圣教,他所制的这些戒律,「念其轻微略违犯」我们觉得这些戒,都是过去导师释迦世尊他在贤劫的时候所制定的戒,在五浊恶世的现今,根本就没有人能持守这麽多条律戒,而以轻忽的态度来面对佛所制的戒。「由此而为苦所转」如果以这样的一种态度,来面对佛所制的戒,这时候延延的痛苦就会不断而来。「如拆篱坏庵摩林」就比方今天我们种了很多的芒果树,为了要保护这些芒树不被小偷偷走,这时候我们会在它的四周搭起竹篱笆。相同的,佛制定戒律,尤其像比丘戒,或者是比丘尼戒的时候,为什麽要制定这麽多的戒律,其实它都是有保护比丘或比丘尼的功用存在。有一些比丘戒,就比方说比丘手不能去触碰珍贵的宝物,或者他的法衣必须要受加持等等,有一些我们看似觉得非常不重要的戒,佛之所以要这样制定,是因为它能够保护这位比丘。如果我们轻略了这一些看似轻微的戒,而违反的话,就像是芒果树的树林,它外面所围的篱笆,慢慢的被小偷破坏,到最後这个芒果树的树园当中的芒果,就会被小偷偷走。相同的,如果对於这些比较轻的戒律,比丘如果以轻略的态度在面对的话,到最後他连最後的根本堕的这样的一种戒,他都没有办法持守。

现今有於王严令,虽违越然未受罚;对於国王所制定的戒律,如果违背的话,不见得会受到处罚,有可能国王不知道,或者是你可以欺骗国王。若非理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畜生。」但是如果我们违反了「能仁」,也就是佛所制定的戒律的话,当佛在制定了这个戒之後,任何的人如果违反了,纵使佛不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其他的人不知道我们违反了这些戒律,但实际上违反了戒,它就会带来种种的痛苦,这样的痛苦就犹如同是医钵龙堕入畜生的这个公案。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8)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20)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35佛忏悔文简介- 观照无常~ - Yahoo!奇摩部落格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2﹞ 日期2008/10/1 04.05
格巴多杰仁波切部落格
大白伞盖佛母
助印准提丛书—观世音菩萨六字真言

赞助网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自由電子新聞網
台北生技網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