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法顯密洲佛學會2月法訊 護生放生法會 西藏五路財神招財點燈灌頂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07 21:32:48
學習次第 : 进阶

 附录二:

六加行略记

六加行――是源自金洲大师所传教授,即:1、净地设像。2、无谄供养。3、入座皈依。4、观想圣像。5、净罪集资。6、三事求加。

每一座修法的前行――当修六加行,安立动机,观想所缘;座中正行――即是修习当下所缘,不论是作义工、培福、诵经、观修法义、还是共修等;座後结行――即是广大清净回向。而且每一座皆须三行圆满,其中,当下的正行是以止住修或观察修的缘念法义为主。

一、净地设像:

即庄严修行处所――如抹布、扫帚表徵证空性的智慧,扫除无明心垢,将此污垢全倒入阎罗死主口中,以十字金刚杵予以盖住,信解修法之期不被伤害,得以安住修行。陈列修行所依――居中陈列教主世尊(表徵佛宝),右方供置佛经(表徵法宝),左方供置佛塔、祖师或上师像(表徵僧宝),本尊供於佛前或佛的後方周遭,护法则供置於周边或下方。

二、无谄供养:

即在动机上远离世间八法,供品来源则离五邪命(即阿谀恭维、赠微博厚、巧取豪夺、迂回索供、诈现威仪),称为无谄供养。就有上供养而言,主要是供养八供――即水(净手足)、水(净脸)、花(迎请)、香(迎请)、灯(供眼表徵智慧)、涂(令有情得慈悲的沁凉)、饮食(令有情得佛法的饱足)、音乐(以佛曲赞佛德);亦可以水代替八供。

三、入座皈依:

座垫须後高、前低、中空,下放吉祥草;而朝南或资粮田,背脊挺直(气正),头微俯(太高易散乱,太低易昏沉),二肩平放,唇齿自然平放,舌顶上颚(不易口渴),双手等持印,眼视鼻尖(半闭),双脚单盘、双盘、散盘随一,观呼吸法(数息,九节风 ―― 压左、右鼻而各呼吸三次,不压时呼吸三次,共九次);先调身姿,再调意乐,令心清净。继而观想资粮田或明现三宝皈依境,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至诚带领如母有情一起作大乘皈依(大乘皈依具六特色;时间乃至成佛之际、意乐以菩提心、皈依境为大乘三宝、所缘带领一切众生、为证得三宝果位、怖畏一切众生的苦及苦因)。

当行皈依三法行――即经由净化、加持而趋入皈依,心中生起生生世世对上师、三宝完全敬信、依赖的净信心。

1、净化――观想从三宝皈依境圣身普降白、红、蓝、黄、绿五彩甘露,甘露源源不断地降注在我及众生之顶门、喉间、心口,溢满全身,刹那间感到无比清凉、澄明、自在;并观想无始以来所作恶业,特别是我及众生对上师、三宝所造作的身口意恶业,得以净化。

2、加持――观想从前方上师、三宝圣身,源源不断地普降五彩甘露,降注在我及众生身上,得到上师、三宝身、口、意的功德加持。

3、趋入――观想直到成佛之际都不与上师、三宝分离,真实趋入皈依上师、三宝之中。

接着,以上师、三宝为证人,发愿菩提心--想到众生心中具有无量的苦及苦因,正在受苦,而他们是我最可悦爱的,就如慈母见独子一般,所有众生都是我的最爱,无始以来对我有很大恩泽,我不能忍受他们痛苦,我一定要救拔他们,令得离苦得乐;然而,现在我无此能力,谁具足能力?唯一是佛而已;故为利他,必先成佛。

继而,修习六道净化观,观想眼前皈依境的法宝、僧宝同时溶入佛身,并像一盏灯分出另一盏灯一样,由佛身分出另一尊佛身,溶入自身;观想自身一刹那间转成佛身,然後由心口普放佛光,遍照九法界一切众生。

观想因为佛光的普照,地狱、饿鬼、畜生、人道、阿修罗、天道所有众生都顿息了痛苦,速转成暇满人身,并由我教授菩提道次第与修心法门,修习圆满,都已成佛。

观想声闻、缘觉行者顿息我爱执,回入大乘,究竟成佛。观想菩萨行者断尽二障,圆满二资粮,都已成佛。

愉悦地观想,由於我心口的佛光普照,九法界一切众生都已成佛;一切的秽土也都转成净土(如是观想,持续数分钟)。

再者,修习增长菩提心的法门,即四无量心。

事实上,所有众生并未成佛,只是观想修而已,我必须进而修习四无量心,因此心中真实作意。

修慈无量心――所有众生能得乐及乐因该有多好、惟愿所有众生能得乐及乐因、成办人生得乐及乐因的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祈愿上师佛加持我具此能力,令所有众生皆得乐及乐因。

修悲无量心――所有众生能离苦及苦因该有多好、惟愿所有众生能离苦及苦因,成办众生离苦及苦因的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祈愿上师佛加持我具此能力,令所有人生皆离苦及苦因。

修喜无量心――所有众生常住无苦之妙乐该有多好、惟愿所有众生常住无苦之妙乐,成办众生常住无苦之妙乐的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祈愿上师佛加持我具此能力,令所有众生常住无苦之妙乐。

修舍无量心――所有众生能远离亲疏爱憎心安住平等舍该有多好、惟愿所有众生都能远离亲疏爱憎心安住平等舍、成办众生都远离亲疏爱憎心安住平等舍的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祈愿上师佛加持我具此能力,令所有众生都远离亲疏爱憎心安住平等舍。

四、观想圣像:(明现十一层资粮田圣众)

观想前方虚空真实明现着庄严宽广莲花宝座,宝座中央端坐着本质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大悲释迦世尊,释迦世尊心口为宗大师,宗大师心口为金刚持佛,金刚持佛心口具足蓝色吽字庄严。

上师洛桑能仁金刚持佛的右方是大乘广行派祖师,弥勒菩萨为上首;左方是大乘深见派祖师,文殊菩萨为上首;上後方是密乘修行加持派传承祖师,金刚持佛为上首;前方是法缘师长,根本上师为上首。

上师佛的莲座周边环环围绕,前方是大威德金刚,右方是胜乐,左方是密集金刚,後方是喜金刚。其下依次是无上瑜伽部、瑜伽部、行部、及事部的密续本尊。接着是经乘诸佛:三十五佛、贤劫千佛。往下是八大菩萨等。其下是十二位缘觉、十六位声闻阿罗汉。再则是空行、空行母、及勇父、勇母,最下为出世间护法。周边有无量圣众围绕。

或者,略的是观想五方宝座:

观想在自前虚空大悲世尊相好庄严,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充满,结跏趺坐,忆念世尊真实真足圆满身口意事业功德;世尊右方是弥勒菩萨为上首,大乘广行派传承祖师;左方是文殊菩萨为上首,大乘深见派传承祖师;世尊後方是金刚持佛为上首,修行加持派传承祖师;世尊前方端坐着具恩的法缘师长,以根本上师为上首。诸圣众法座前皆安置着大乘经典,熠耀光芒,象徵大乘法宝。前方虚空明现着大乘五方宝座的资粮田皈依境,观想从主尊(中央世尊)心口蓝色吽放光,普照十方法界,由光召钩回来,将十方本自而有的智慧尊迎请溶入前方观想的誓言尊,彼此合而为一,互不分离。

最略的,则是观想一尊总集一切圣众功德的上师佛。

五、净罪集资:

前方虚空真实明现着广大资粮田的大乘圣众,十方无量无边资粮田圣众亦皆真实具足,现在由我带领所有众生向前方的资粮田,为能净除罪障、集众资粮、圆满菩提而实修七支供养。为了成佛,为了一切众生,包括我的敌人,只要他们心中的烦恼、恶业、痛苦尚未去除之际,永远都由我实修七支供养。

1、礼敬支――以离骄慢的敬信心,带领所有众生,对前方资粮田圣众至诚恭敬的以三门礼敬,即身的礼拜、语的赞叹、意的敬信(对治我慢)。

2、供养支――以离悭贪具足舍心的布施,於此有上(有主物、无主物)及无上供品(依教奉行)观想无量无边(一乘无限),广大上供资粮田、下施一切有情(对治悭贪)。

3、忏悔支――以离烦恼的忏悔心,带领所有众生依於四力忏悔(依止力、追悔力、对治力、防护力),向前方资粮田圣众,将我等无始以来由无明推动所造作的一切恶行,至诚的悔前而防後,普作忏悔(对治烦恼)。

4、随喜支――以离嫉妒的欢喜心,带领所有众生,为了利他成佛,缘念十方诸佛、菩萨、二乘有学、无学及一切众生的善行功德,真心随喜并愿效学(对治嫉妒)。

5、请转*――以对正法的恭敬心,至诚带领所有众生,祈请前方资粮田圣众及十方三宝、善知识,为成就众生增上生与决定胜的现前究竟利益,祈请宣说不同法门,常转*轮(对治谤法)。

6、请佛住世――以对善知识的依止心,观想我与所有众生皆手捧法座,――献供于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善知识、祈请安座,久住世间,不入涅盘(对治不如理依师的过失)。

7、回向支――以清净的菩提心,普皆回向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离苦得乐、速得成佛(对治邪见)。

由於我至诚带领所有众生实修七支供养,因此,接着向前方资粮田圣众真心祈求加持。

六、三事求加:

1、祈求资粮田圣众,加持弟子能从不恭敬善知识乃至生起我执、我爱执等所有颠倒恶心速疾去除。

2、祈求资粮田圣众,加持弟子能从恭敬善知识乃至生起证得二菩提心等所有胜妙功德速疾生起。

3、祈求资粮田圣众,加持弟子为了圆满利他,能够速疾完成菩提道、速疾证得菩提果,为此,一切内外障缘速疾灭除。

最後,心中至诚向前方资粮田圣众恳切祈求、观想加持:

由於我至诚带领所有众生向前方宝座圣众广作祈请,资粮田圣众非常欢喜,一刹那间,左右上下的资粮田圣众溶入中间的主尊上师佛――前方虚空明现着总集一切皈依境功德的上师佛,并在刹那间,前方上师佛缓缓地降坐在我的顶门莲花宝座上,坚固安坐着。

观想顶门上师佛,普照着五彩甘露光芒,降注在我与众生的顶门、喉间、心口,溢满全身;由於大悲甘露加持,顿时去除了我与众生修学道次第的障碍,生起修学道次第的顺缘,无间地相应修心、生起道次第的功德――如是真诚地信解、祈求。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大圆满《普贤上师言教》仪轨内容
中华民国就业服务协会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三昧」.BAUS Journal - 念佛三昧与临终成就.「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金刚萨埵与礼拜三十五佛
藏传佛教慈悲林寺学佛院- Yahoo!奇摩部落格-藏传疑问-多识仁波切开示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