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穹宗佛學會秋季大法會 台灣佛法顯密洲佛學會2月法訊 釋迦牟尼佛中心8月活動表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8:15:3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8:14:25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十六)2010526 台北 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第41页,倒数第四行。这个科判当中的第六个部分,以上的修持方式是显密所共通。正文当中,此是一切以正念、正知远离沉掉而修一心专注妙三摩地教授之共同处,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种方式,也就是透由正念以及正知,来远离沉没掉举,并且修学一心专注妙三摩地的这种修学的方式,它是内外二道所共通的。不应执此乃是相乘别法而非密乘所须,它不仅是内外二道所共同的,并且在内道当中它也是显密所共同的。所以这时我们不应该认为,以上所介绍的这种修学奢摩他的方式,是显教当中各别的修学方式「而非密乘所须」,此於诸多无上瑜伽续中亦宣说故。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分三)

            未一、正引生住心之次第

未二、以六种力成办住心

未三、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

未一、正引生住心之次第(42页)

    住心分九:一、内住心,从一切外所缘收摄其心,令其安住内所缘境,所谓的「内住心」就是让我们的心,不散於当下的所缘境以外的其他境界,所以提到了「从一切外所缘收摄其心」,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我们想要安住的所缘境上,所以这样的所缘境,我们称之为是内所缘境,因而提到「令其安住内所缘境」。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内住心」是我们一般的人都能够成办的。这一点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当中,有提到,《经庄严论》中云:「心安住所缘。」在介绍九住心的时候,我们这个部分所引的论,都是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而在之前提到,藉由八行断除五种的过失,是引弥勒菩萨所造的《辨中边论》。所以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内住心。

二、续住心,令前所住之心不散余处,於其所缘持续安住,也就是让之前的内住心,它的时间能够持续、而且不间断。比方之前的内住心,它只要一分钟,这时候能够将两个内住心的时间,也就是两个一分钟,能够连结在一起,而使这当中没有任何的中断,所以提到「令前所住之心不散余处」想办法让之前的内住心,能够保持专注、安住在同样的一种所缘境上,「於其所缘持续安住」所以它的时间,要比之前内住心的时间再更长一点。如前论云:「应持续不散。」第二部分的续住心,也是我们一般人透由练习能够达到的一个目标。

三、安住心,若由忘念而向外散,了知散已,还令安住前所缘境,而所谓的「安住心」,也就是当之前的续住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时,这时候「若由忘念而向外散」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了忘念,而使得我们的心对於其他的境界生起了散乱,「了知散已」这时候我们能够自己察觉,自己的心已经产生了散乱,「还令安住前所缘境」这时将我们散乱的这一颗心,再一次的拉回原有的所缘境上,而想办法让心安住在所缘境。如云:「若散应速知,还安住所缘。」这是第三个部分,安住心。

四、近住心,从第四个部分开始,对一个初学者来说,除非你平常花很多的时间来作练习,不然这对於初学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而「近住心」是什麽样的一个状态呢?《般若波罗蜜多 教授论》云:从广大境数数摄心,令所缘境渐细,使心渐次向上安住。这个地方提到的是「从广大境数数摄心」,之前我们的心所缘的境,是比较粗分的,这时候由於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境界上的时间,已经能够慢慢的拉长,并且我们自己本身有能力察觉,心是否散於其他的所缘境,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心「令所缘境渐细」,也就是从之前粗分的所缘境,慢慢的让它的所缘变得更精致、更细致。「使心渐次向上安住」这当中的「渐次向上」是指我们的心它的能力不断的在提昇,并且在提昇的同时,它还是能够安住在境界之上。此与如云:「具慧渐向上,於内摄其心。」相同。

五、调伏心,由思三摩地之功德,於三摩地心生欢喜,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生起调伏心,这时候就可以透由内心当中的感受,发现到我平时心是非常的散乱,但是透由修学了三摩地之後,确实能够让我们的心完全的安住,在安住的当下,我的内心中能够生起喜乐的感受。这不只是嘴巴上面说,而是透由自己本身实际上的经验,了解确实如此的修学三摩地之後,能够生起殊胜的利益。所以提到「由思三摩地之功德」,这是以自己本身的经验来思惟,如实的修学三摩地所生的功德,「於三摩地心生欢喜」这时候对於要勤修三摩地,内心就会感到非常的欢喜。如云:「次见功德故,於定调伏心。」这是第五个部分。

六、寂静心,视散乱为过失,息灭不喜妙三摩地,更进一步的如果生起了寂静心,在当下我们会认为内心当中,如果对於其他的境界生起了散乱,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失。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不曾察觉我们的内心是有生起散乱的。但实际上相信各位都会有经验,比方正准备要闻法,或者是准备要课诵,或者是要阅读经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的杂念非常的多。这并不代表我们平常是没有杂念的,而是当我们的心想要专注在某一个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比较灵敏。所以这个时候,由於心它能够察觉内心当中的状况,他发现内心其实是有很多的杂念。并且我们会发现,我们在行善的过程里面,我们内心的杂念,是延延不断的产生。所以并不是代表我们平常没有杂念,而在是听法或者是作课诵的时候,我们的杂念特别的多,并不是。只是在当下,由於我们的心要想办法安住在某一种境界上的缘故,所以此时我们的心,不容易观察到内心当中种种的分别。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自己察觉自己的心,是处在什麽样的一种状况。所以相同的,在寂静心的时候,「视散乱为过失,息灭不喜妙三摩地」。这时候透由思惟散乱所产生的种种过失,更进一步的灭除内心当中,不欢喜修三摩地的这种心态。如云:「见散乱过故,息灭不喜定。」

七、最寂静心,若生贪欲、忧恼、昏沉、睡眠等时,能令息灭,一开始我们没有办法察觉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心,到底是什麽样的一种心?也就是一开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察觉内心是散乱的。而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後,更进一步的我们知道内心实际上是散乱的,但是没有办法作出如理的分别。而到了最寂静心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仅能够察觉内心是散乱的,而且我们能够分别当下所生的心,什麽样的心是贪欲?什麽样的心是忧恼?什麽样的心是昏沉?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能够如实的分辨,修三摩地的时候所生起来的这种心态,并且更进一步的透由对治,将这样的一些心所息灭,「能令息灭」。如云:「贪忧等心起,如是应息灭。」这是第七个部分。

八、专注一趣心,为令其心任运而转之故,励力而修,在第八个部分之前,纵使我们透由正知以及正念的力量,想办法加以对治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沉掉,但是实际上沉掉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但是到了专注一趣心,也就是第八住心之後,这时候如果我们透由依止了正念以及正知,就能够完全的将沉没以及掉举消灭。所以这时如果你想要专注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比方说是五分钟或者是十分钟,确实就能够随心所欲的,让我们的心专注在这样的一个境界上面。所以提到「为令其心任运而转之故,励力而修」,如云:「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

九、等持心,《修次论》云:若心平等,应修等舍;九住心当中的最後一住心,提到的是「等持心」,这里面有特别的提到,「若心平等」也就是在等持心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很刻意的透由正知正念的力量来作安住,或者是观察内心的状况。这时我们的心是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影响的。所以这样的一颗心,我们举一个平常我们能够了解的例子,就比方说我们念诵《兜率百尊》,在一开始你的内心起了一个想要读诵的一种动机,这样一个念头。而跟着节拍,跟着大家一起念的时候,如果你对这当中的文非常的熟悉,甚至之前有背诵过的话,在读诵的过程中,纵使你的内心生起了散乱,但是你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将它读诵完毕。所以等持心它也具备有这样的一种功能,也就是它一开始,它只要透由正知的力量,它想说,我想让我的心安住在某一种境界之上,一开始它起了这样的一种功用,起了这样的一种作行,之後它的心就能够任运的安住在所缘境之上,而不需要多花其他的心力,想办法摄持其心。所以提到「若心平等,应修等舍」;《般若波罗蜜多 教授论》云:由修同一相续,故能任运而转并得自主。透由之前的第一住心到第八住心,「由修同一相续」这当中其实他的相续是同一种的相续,「故能任运而转」所以对於前面的八住心,如果能够不断的串习,到最後就能够生起任运而转的特质,「并得自主」这时候心是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如云:「修已不作行。」

    接下来,此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篇》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之前我们所介绍的九住心,它的名称在《修次初篇》当中有提到,这是在《般若经》当中有介绍过的名称。

未二、以六种力成办住心(43页)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以六种力成办住心」,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介绍六力。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是九住心,第二个部分介绍的是透由六力依次的来成办九种的住心。首先提到的是,力有六种:听闻力、思惟力、正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这是第一个部分,介绍六力。

第二个部分,以此等能成办何种住心之理:这当中的内容又分六: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听闻力。正文当中,以「听闻力」能成办内住心,在之前我们有提到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称之为是内住心。也就是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而这样的心是透由六力当中的听闻力来成办的,为什麽是透由听闻力来成办内住心呢?因为在一开始还没有修学之前,我们自己本身必须要阅读相关的论着,并且透由上师的介绍,了解我们修三摩地的时候,我们所观想的对境,是什麽样的一个对境?比方说我们想要观想的境如果是佛像,佛像它具有什麽样的特徵?当我们的心在执着这个境的时候,应该用什麽样的方式来面对境?不管是自己阅读也好,或者是听其他的人介绍也好,这时候是透由听闻的力量,来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此时不需要刻意的去思惟,所以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是透由听闻力来成办的。因此提到以「听闻力」能成办内住心。

它的原因,此仅依循从他处闻心住所缘境之教授,所谓的内住心,它只藉由从他人之处,听闻,心应该如何安住在所缘境上的教授,初於所缘安住其心,所以一开始让他的心,能够专注在所缘境上,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而非由己数数思惟、串习故;所以第一住心它并不是藉由自己本身不断的去思惟,或者是不断的去串习而产生的,它是透由听闻而让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所以这是第一个部分。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思惟力。以「思惟力」能成办续住心,透由思惟力成办续住心,是因为所谓的「续住心」,是要将之前的内住心,它的时间拉长,为了要拉长内住心的时间,我们就必须更进一步的去思惟、去串习,所以是到以「思惟力」能成办续住心。最初心住所缘境之续流,由数思惟、修习,初得少分能持续安住故;一开始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的这种续流,也就是它的时间,「由数思惟、修习」透由不断的思惟以及串习,「初得少分能持续安住故」所以在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续住心的时候,我们稍稍的能够将时间,也就是心安住在境上的时间能够拉长的缘故,所以这样的一种成果,是透由不断的去思惟串习而获得的。所以第二住心是透由思惟力来成办。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以正念力。正文当中,以「正念力」能成办安住及近住二心,其心若从所缘散乱,忆念先前之所缘境,内摄其心,这个部分提到的是安住心,也就是当我们的心能够持续的安住在某一个所缘境上时,这时候如果察觉我们的内心产生了散乱,而没办法专注在原先的所缘境上的话,这时候要想办法透由正念的力量,把我们的心拉回来,让我们的心能够再次的安住在所缘境,所以提到「其心若从所缘散乱,忆念先前之所缘境,内摄其心」,这是第三个部分的安住心。第四个部分近住心,并於最初生正念力,令彼不从所缘散故;而更进一步的,在近住心的时候,它一开始就生起了强大的正念力,透由这样的一种正念的力量,让心完全不会散於其他的所缘,所以之前在安住心的时候,是当心散於其他的所缘,此时透由正念的力量,而将心收摄为原来的所缘境上。而在近住心的时候,一切开始就生起强大的正念之力,透由正念的力量而让心从一开始就不散於其他的所缘。所以提到「并於最初生正念力,令彼不从所缘散故」,所以透由正念的力量,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安住心,以及近住心。这是第三个部分。

第四个部分正知力。正文当中,以「正知力」能成办调伏及寂静二心,透由正知的力量,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第五以及第六住心,以正知察觉於分别及随烦恼相流散之过患,因视其为过患,令於彼二不流散故;透由正知它能够清楚的察觉我们的内心,对於种种不必要的想法,以及随烦恼相,内心当中生起散乱的这种过患,透由正知去察觉之後,并且思惟,如果我们将心分散在这些不必要的境界上的话,会产生什麽样的过患?「因视其为过患,令於彼二不流散故」;所以当我们了解,我们的心如果产生了散乱,会造成某种的过失,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会散於这两种的所缘境上,而这样的一种情况,是透由正知的力量而成办的。所以提到以「正知力」能成办调伏及寂静二心,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精进力。正文当中,以「精进力」能成办最寂静及专注一趣二心,透过第五种力,精进力,它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第七以及第八住心。之所以能够成办的原因,纵生细微分别及随烦恼,之前在第五以及第六住心的时候,透由正知的力量,它能够观察到粗分的分别以及随烦恼。而更进一步的,在第七以及第八住心的时候有提到的是,「纵生细微分别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除而不忍受,这最主要提到的是第七住心,最寂静心。在最寂静心的时候,内心当中纵使生起了细微的分别以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除而不忍受」这时内心当中透由精进的力量,能够想办法透由对治将它完全的断除,而不会置之不理。第八个部分,由如是行,沉与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而能恒常生起三摩地故;这是第八住心。藉由精进的力量,透由某种的对治,将内心中的细微的分别,以及随烦恼去除之後,「由如是行,沉与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到了专注一趣的第八住心时,沉没以及掉举是没有办法干扰我们当下所修学的妙三摩地,「而能恒常生起三摩地故」。

第六个部分串习力。正文当中,以「串习力」能成办等持心,於诸先前住心,由强大串习力,能生无须励力、任运而转之三摩地故。藉由不断的串习所生的力量,这时在第九住心时,我们就能够生起不需要刻意的去努力,就能够生起任运而转的妙三摩地。此等是如《声闻地》之意趣而说;若有余说,则不可信。宗大师在这个地方所作的介绍,是依据着《声闻地》当中的原文来作介绍的,所以这当中的介绍,并不是宗大师他自己捏造的,是有它的根据的。所以提到了,「此等是如《声闻地》之意趣而说;若有余说,则不可信」。所以现今有很多的人,在介绍所谓的奢摩他的时候,并没有它的依据,所以他们所说的这些内涵,是不可相信的。

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作一个总结,透由六力当中的第一力能够成办,第一住心。透由第二力能够成办,第二住心。透由第三力能够成办,第三以及第四住心。透由第四种力能够成办,第五、第六。透由第五力能够成办,第七以及第八住心。透由串习力能够成办最後的第九住心。(校稿中)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第九住心时,能任运趣入三摩地。正文当中,此中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读诵经等极为熟练,最初生起欲读诵之动机,虽於中途心散余处,然而仍可任运读诵,无有间断;生起第九住心的时候,「譬如读诵经等极为熟练」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举的例子,如果你已经熟背了《兜率百尊》或者《功德之本颂》等等的这些论文,这时候在一开始我们生起想要背诵的这种动机,「虽於中途心散余处」你一边背,你的内心当中虽然生起了散乱,「然而仍可任运读诵」但是并不会被内心当中的散乱所影响,你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背诵,「无有间断」。

相同的道理,如是最初生起正念,令心安住所缘,其後纵未恒常依止正念、正知,然三摩地亦能持续不断、长时而转。相同的道理,在第九住心的同时,一开始我们生起了正念,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之後纵使我们没有依止正念以及正知,但是此时,我们内心当中所修的三摩地,它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并且长时流转。所以简单的来说,在一开始如果我们设定了时间,比方我想要观修一个钟头,或者是两个钟头,而让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正念,让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之後,就能够如我们所愿般,在这一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当中,如果没有其他的外缘干扰,或者是你的身体并没有其他的突发状况的话,这时候确实就能够如你所愿般,你的心就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这麽的久,所以提到了第九住心。此中不须恒常依止正念、正知之功用故,名「不作行」,或「无功用」;在第九住心时,由於它不需要刻意的去依止正念以及正知的力量的缘故,所以第九住心又称之为是无作行,或者是无功用。这是第三个部分。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九种住心中前者须依次生起之理。之前的这一段我们所介绍的是第九住心的特色,接下来,引生此心,如果想要内心中生起第九住心,就必须要 先生起第八住心,所以提到,先生起功用持续依止正念、正知,由於第九住心它是不需要依止正念正知的,所以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练习,让我们的心能够持续的依止正念以及正知,所以提到「引生此心,须 先生起功用持续依止正念、正知」,令沉掉等不相顺品无法阻碍,透由持续的依止正念、正知,此时会让我们的心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而生能住长时之三摩地,此即第八住心。此与第九住心虽皆不为三摩地之不相顺品──沉掉等所阻碍,然於此心须无间断依止正念、正知,故名「作行」,或「有功用」;第八住心以及第九住心,这两住心都不会被三摩地的相违品,也就是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但是这两住心最大的差异点,是在於第九住心它不需要依止正念正知,它就能够远离沉掉;但是第八住心,它必须要持续的依止正念正知,才能够避免沉掉的干扰。所以提到「然於此心」也就是第八住心,「须无间断依止正念、正知」,故名「作行」,或「有功用」。所以第九住心称为是无作行,或者是无功用,但是第八住心称之为是「作行」或者是「有功用」。而生起第八住心之前,引生此心,纵仅生起细沉掉等,亦须即刻灭除而不忍受,故须第七住心;在第八住心的时候,是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的,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必须在这个之前,纵使生起了细微的沉没以及掉举,也应该要马上加以灭除,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 先生起第七住心。

引生此心,须先了知由分别及随烦恼所生之散乱为过,後以具力正知观察,令心不於彼等流散,故须第五、第六住心,但是在生起第七住心之前,也就是内心当中纵使生起了细分的沉掉,也要想办法马上将它灭除。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如果内心对於分别,或者是随烦恼,产生散乱的话,它会带来什麽样的过失?并且在这之後,透由正知的力量来作观察,「令心不於彼等流散」。所以在第七住心生起之前,必须要 先生起的是,第五以及第六住心。此二是由具力正知所成办故;而第五以及第六住心,它最主是透由具力的正知所成办的。

又生此心,须於心从所缘散时,能速忆念所缘,并於最初即起正念,令心不从所缘散乱,故须第三、第四住心,如果想要生起具力的正知,如实的观察,这时我们必须让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心安住在所缘的方式,可以分为当我们的心生起了散乱,再一次的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以及一开始就透由正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不会生起散乱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具备有第三以及第四住心。此二是由彼二种念所成办故;又生此心,须先令心安住所缘并令住心持续不散,故须 先生初二住心。要达到第三以及第四住心,我们必须要能够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而且它的时间能够持续不断的维持下去。所以提到,「又生此心,须先令心安住所缘并令住心持续不散,故须 先生初二住心」。

之前我们介绍了九住心,以及生起九住心时,所必须要去除的违缘,也称之为是所断。以正量来说,是从小到大依次生起,所以九住心也是从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依次生起的。但是它所断除的所断,是从粗分的,也就是最容易断除的所断,开始断除。所以以相违来说是从粗到细,依次的断除;以证量来说,是从小到大依次的生起。

接下来我们看第五个部分,总摄彼等之义,对於之前的内容,在最後的这一段当中,作一个总结。总之,应先依循所闻 教授令心善住;次如所住数数思惟,令心略能持续而修;其後若失正念而生散乱,应速摄心,速念已忘失之所缘;其後更生具力正念,於初令心不从所缘散乱,生正念力;成办具力正念已,观沉掉等有从所缘散乱余处之过,生起猛厉正知而作观察;次应起功用力,纵由细分忘念所生之散乱,亦能随即察觉,断其续流。断已,令定续流渐次延长,不为相违品所阻碍;若生此心,励力而修,能得自主,即能成办第九住心──无功用之妙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住心之前,诸瑜伽师须起功用,令心安住妙三摩地;得第九住心已,虽不特起功用令心安住,然心亦能任运入定。纵得如是第九住心,然若未获轻安,如下将说尚不立为得奢摩他,遑论获得毗婆舍那。所以在获得第九住心之後,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获得轻安,此时这样的一颗心,虽然是能够任运生起,但是它也没有办法称之为是奢摩他,更何况必须在奢摩他之後,所生起的毗婆舍那?

未三、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46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第一个部分,正文,如《声闻地》中所说,九住心中具有四种作意,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在修九住心的同时,它具备有四种的作意。四种作意当中的第一种: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励力运转作意」;在第一住以及第二住心时,由於我们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的缘故,所以这两个部分我们称之为是有「励力运转作意」。

次五心时,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以及第七住心时,由沉掉阻碍故,不能长时修定,在这五住心的时候,由於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的缘故,所以这当中是没有办法不间断的持续修学,因而提到「不能长时修定」,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也就是在这当中,它是有间隔,它是有中断的情形会发生。

第八心时,不为沉与掉所阻碍,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所以第八住心,跟前面的五住心相较之下,它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所以它能够长时的修学三摩地,所以称之为是「无间缺运转作意」。

第九心时,既无间断、亦不须恒常依止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所以这个部分在九住心当中,搭配四种作意,最主要是从九住心,它最特别的这个特徵来取名的,但是并没有说,一定它有励力运转作意的话,就表示它有四种作意当中的第一种作意,不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分别的,而是以最主要的特色来作取名。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对此提出质疑。正文当中,若尔,初二心时亦有间缺运转,中五心时亦须励力,何故初二心时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於中五心不说有励力运转作意耶?对於之前《声闻地》当中所提出来的这个论点,有人提出了以下的质疑,说到「初二心时亦有间缺运转」,在第一以及第二住心时,心也没有办法长时间的安住在所缘境上,所以在修三摩地的当下,它的中间是有间断的。而在中间的五心时,也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安住在所缘境上。因此「何故初二心时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为什麽在初二心的时候,要特别的提到「有励力运转作意」,而不提到「有间缺运转作意」呢?相同的,「於中五心不说有励力运转作意耶」即然在中间的五心,也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安住於所缘境的话。为什麽在中间的五心,特别强调「有励力运转作意」呢?

第三个部分,回答。初二心时,其心乃有入、不入定二者,後者为时极长;在初二心的时候,心有安住在所缘境,以及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这两种。但是实际上两者的时间相较之下,心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上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提到「其心乃有入、不入定二者,後者为时极长」,中间五心安住定中历时极久,而中间的五心,它在安住所缘境的同时,它的时间是比较久的,故於後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前者不尔。由於後面的这五心,它能够安住在境上的时间是比较久的,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特别的强调说「故於後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所以他特别要强调说,它是有间缺的,也就是它是有中断的,它并不是能够恒长持久。虽然它的时间是很久没有错,但是在这当中,它还是有中断的可能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立名。而在初二心的时候,由於它中断的时间,比安住的时间还要久,所以以就不以这样的方式,来特别的为它立名。所以提到「故於後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前者不尔。」

故彼二时,虽皆须有励力运转,而虽然在初二心以及中五心的时候,虽然都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安住所缘境上,然其有、无间缺运转不同,但是在中五心的时候,有特别的强调,它是有间缺运转作意的,所以这一点在初二心的时候并没有。故於励力运转作意之时,未说中间五心。所以既然在中五心的时候,它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强调,它是有间缺运转的,所以在中五心就不需要再一次的强调,它是有励力运转的。所以有励力运转的这个特色是最主要针对初二心的时候,所取名的。

接下来这个部分,须长时精进修学。正文当中,如《摄波罗蜜多论》云:「由无间瑜伽,精勤修静虑。若数数休息,钻木不出火;修瑜伽亦然,未得胜勿舍。」在之前虽然我们介绍了九住心,但是纵使获得了第九住心,由於没有获得轻安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办法成办殊胜的奢摩他,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再一次的精勤修学静虑。如果在此同时,我们以此为满足,并且暂缓我们当下修学三摩地的速度,这时候就有如,如果我们想要藉由钻木来取火,但是我们当下的动作是没有办法连贯,没有办法持续的话,这时候是没有办法藉由这样的行为而生果的。「修瑜伽亦然」这时候我们修学三摩地的方式也是如此,「未得胜勿舍」在还未获得殊胜的奢摩他之前,我们都不应该暂缓我们当下修学三摩地的脚步。

卯三、由修所成奢摩他之量(分三)

       辰一、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之界限(分二)

  巳一、显示主要之义(分二)

           午一、显示得与未得圆满轻安,即得与未得奢摩他

午二、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

巳二、有作意之相及断疑 

辰二、显示依奢摩他趣入总道之理

辰三、显示别趣世间道之理 

午一、显示得与未得圆满轻安,即得与未得奢摩他(48页) 

如果想要获得奢摩他,我们就必须要能够获得圆满的轻安,在还未获得圆满的轻安前,我们所修的妙三摩地,都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奢摩他。对於这个部分,辅助的科判分五:一、陈述疑问。正文当中,若能如前所说,远离细分沉掉,长时修习第九住心;此又不待恒常精勤依止正念、正知,即获任运而转之三摩地,是否已得奢摩他耶?透由之前的九住心,配合六力,以及四种的作意,能够生起第九住心的话,这样的心虽然不需要恒常的依止正念以及正知,在面对所缘境的当下能够任运而转,这样的心能否称之为是奢摩他呢?这是第一个部分,陈述疑问。

第二个部分,回答。正文当中,得此三摩地者,有得与未得轻安二种故,若未获得轻安,即是随顺之奢摩他,获得第九住心之後,有得到以及未得轻安这两种可能性,如果没有获得轻安,此时的第九住心,由於具有住心的缘故,可以称之为随顺的奢摩他,而非真实之奢摩他。它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奢摩他。在这个部分,我们有提到所谓的轻安。轻安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身的轻安以及心的轻安。为什麽轻安可以分为身、心的两种轻安?因为所谓的「身」,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风,或者是称之为气,气跟心这两者是互相辅助的。所以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後,我们能够让心成为是随心所欲的堪能性。如果我们的心能够被我们所控制,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所流动的风,也能够呈现出堪能性。所以以轻安生起的次第而言,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後,我们会先生起心的轻安;而透由生起心的轻安,而再一次的生起身的轻安。所以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能够生起心的轻安,这时我的心,想要安住在所缘境上多久,它就有办法安住;我们想用什麽方式来思惟所缘境,在此同时,不会被其他的烦恼所影响。所以表示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内心,缘在某种的善所缘境之上,能够随心所欲,此时我们的心是非常坚固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稍微的提到轻安。

所以对於前面的内容,第三个部分,引经证明。正文当中,《解深密经》中云:「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於内作意其心,直至未得身、心轻安之前,所有作意应名为何?慈氏,非奢摩他,是名与随顺奢摩他之胜解相应也。」《经庄严论》亦云:「修已不作行,这当中的「修已不作行」指的就是第九住心。也就是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後,如果我们能够生起第九住心的话,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其「有作意」,即是此中之奢摩他。这当中的有作意,并不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四种作意。这当中的有作意,指的是真实的奢摩他。所以在获得了第九住心之後,如果能够获得圆满的身心轻安,这时三摩地就能够成为是真实的奢摩他。

《修次中篇》亦明白云:「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彼之身、心皆得轻安,心於所缘如其所欲而得自在,应知尔时是已成办奢摩他也。」《般若波罗蜜多 教授论》中亦云:「如是菩萨独处静处,所思之义作意思惟,舍离意言,这当中的「舍离意言」指的是远离我们的心,不断的在所缘境上作思惟的这种状态。多次思惟其心所现之义,这时候我们一再的想办法让我们的心,安住在之前,於内心中所显现的所缘境上,直至未生身、心轻安之前,此是随顺奢摩他之作意;若时生起,尔时即是奢摩他也。」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未得轻安前的三摩地,虽是欲地所摄,但并非欲地之等引地。正文当中,若尔,未生轻安以前之三摩地为何地所摄耶?欲地所摄。如果没有生起奢摩他之前的三摩地,都是欲地所摄;如果生起了奢摩他之後,此时我们的心,是被上二地,也就是色以及无色地所摄,所以「未生轻安以前之三摩地为何地所摄耶?欲地所摄」。此中虽有如是心一境性,然仍说为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虽然在欲地当中,有如此的心一境性,也就是第九住心,「然仍说为非等引地」但是我们刚不称为它是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本地分》说非以无悔、殊胜喜乐、轻安所引故。而之所以在欲地当中,也就是在欲界当中,虽然有心一境性的这种特徵,但之所以不立为等引地的缘故是什麽呢?在《本地分》当中有提到,「非以无悔、殊胜喜乐、轻安所引故」,因为这样的心一境性,它并不是以无悔,或者是殊胜的喜乐,或者是轻安所成办的缘故。这当中的「悔」指的是身心疲惫的意思。也就是在第九住心的时候,并没有办法获得殊胜的身心轻安,所以如果将它的时间拉长,这时候不管是身体或者是内心,都有可能产生疲倦的感觉,所以它并不是远离了身心的疲惫所达到的一个境界,所以我们并不能够称之为是等引地。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此三摩地是欲界心一境性。如是若未获得轻安,纵虽不须长时依止正念,然能心无分别、任运而转,亦能融合行、住、坐、卧一切威仪,此三摩地名为「欲界心一境性」,而非真实之奢摩他。我们之前所介绍的第九住心,由於没有获得身心轻安的缘故,纵使它不需要长时的依止正念,并且它能够专注在某种所缘境,任运而转,并且也能够融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任何威仪当中。但是这样的一种三摩地,它只称之为是欲界的心一境性,并不是真实的奢摩他。

午二、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50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介绍轻安并说明其生起的方式。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七:第一个部分介绍轻安,正文当中,若尔,获得轻安之理为何?得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又为何?轻安,如《集论》云:「何为轻安?为断身、心粗重之续流故,令其身、心堪能,去除一切障碍为业。」第二个部分《集论》的文义,对於之前《集论》当中的这一段文,宗大师作了以下的解释,身、心之粗重者,令其身、心於修善行不能随欲堪为役使。所谓身或者是心的粗重,指的是当我们的身心,在面对善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控制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心,这时候表示我们具有身的粗重以及心的粗重。

此之对治──身、心之轻安者,远离身、心二种粗重,如果想要对治身心的两种粗重,这时候必须要想办法生起身心的轻安;生起了身心的轻安之後,就能够远离身心的二种粗重。

令其身、心於修善行极其堪为役使。生起了身心的轻安之後,这时不管是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内心,在面对善所缘境的同时,我们都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他。又烦恼品所摄之身粗重,能障乐断烦恼;由於我们具有身粗重的缘故,这时候会影响我们想要去断除烦恼,若起功用断烦恼时,能离身沉重等不堪能性,令身轻快,是身堪能。而身的堪能,它具备有什麽样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想要藉由某种的对治,来断除烦恼的话,「能离身沉重等不堪能性」这时我们身心会变得非常的轻快,这一点是身的堪能。相同的,如是烦恼品所摄之心粗重,能障乐断烦恼;若起功用断烦恼时,能令其心远离不喜住善所缘,心於所缘无障碍转,是心堪能。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5)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7))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举昧格桑格西(Jigme Kelsang Geshe)-----甘丹寺北学院药师佛诊所劝请发心
◆究给仁波切◆舍利塔基金募款
Tibet montage
佛顶尊胜佛母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三昧」.BAUS Journal - 念佛三昧与临终成就.「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赞助网站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回首页